「早梅」齐己

zao mei qi ji

「早梅」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
明年应有律​,先发望春台​。

齐己

赏析:

这首《早梅》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一首咏物诗。齐己一生隐居山林,怀才不遇,此诗通过描绘早梅独放的情景,寄托了诗人对自身孤高品格的颂扬,以及对仕途失意的不甘与希望。全诗托物言志,以梅喻人,既有自然之美的细致描绘,也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第一联:“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寒冬中万木几近冻折,只有梅树的根部感受到微暖,率先恢复生机。
本联以“万木”与“孤根”形成鲜明对比,极力渲染严寒之酷烈,进而凸显梅花不畏寒冷、最早复苏的坚韧性格,暗喻诗人虽处艰难却不屈服的内心坚守。

第二联:“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在前村积雪深重之中,昨夜已有一枝梅花悄然绽放。
此联点明题面“早”字,将寒冬中第一枝梅花悄然开放的意象生动呈现,既表现梅花的孤芳先发,又借“一枝开”寓意自我才情虽早觉却无人赏识。

第三联:“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
清风传送梅花的幽香,鸟儿被洁白的花色吸引,前来探看。
这两句细腻描绘梅花在视觉与嗅觉上的双重魅力,“风递”“禽窥”赋予全诗灵动气息,同时也寓意才华终会吸引知音,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期待。

第四联:“明年应有律,先发望春台。”
来年若能依节而开,愿梅花盛放于人们期盼的望春台上。
尾联中“望春台”一方面是春天赏花之地,另一方面象征朝廷与理想仕途。诗人借“应有律”表达希望自己的才情终能应时而用,透露出仕途之志与期盼被赏识之情。

整体赏析:

《早梅》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更是一首饱含志向与情感的托物言志之作。诗人借梅花早发、独放的形象,展现其坚贞、高洁、不与群芳同的气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虽处山林、却心怀理想、不甘沉沦的志节。诗中“昨夜一枝开”如点睛之笔,暗寓孤芳自赏的命运,而“明年应有律,先发望春台”则透露出诗人虽失意但不失希望的情怀。全诗语浅意深,质朴而不失风骨,堪为咏物写志的典范之作。

写作特点:

此诗巧妙地托物言志,借早梅凌寒独放的形象,寄寓诗人孤高坚贞、不屈不挠的品格与仕途失意的心境。语言清丽自然,意象典雅隽永,如“深雪”“幽香”“素艳”等字句构建出宁静而生动的画面,富有感染力。结构上层层递进,从描写寒冬万木到早梅独放,再到香引飞禽,最后寄托希望,情景交融,意蕴深远,展现出诗人不甘沉寂、渴望被赏识的内在情感。

启示:

这首诗告诉我们,在严酷环境中仍能坚持信念、不改初志,是一种可贵的人生态度。早梅的独放不仅是自然的奇迹,更象征着在艰难处境中坚守理想、自信前行的精神力量。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善于发现和珍惜那些默默盛开的“早梅”——那些虽早露才华却未被及时赏识的坚韧之人。唯有社会宽容与赏识之心并存,才能让这些人才不致凋零于寒冬之中。

关于诗人:

齐己(863 - 937),唐朝晚期著名诗僧,湖南长沙宁乡县人,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

Total
0
Shares
Prev
「垂柳」唐彦谦
chui liu tang yan qian

「垂柳」唐彦谦

「垂柳」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唐彦谦 赏析:

Next
「送刘昱」李颀
song liu yu

「送刘昱」李颀

「送刘昱」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 李颀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