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师戏赠看花诸君子」
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公元815年(元和十年),刘禹锡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多年后暂得召回长安。然而,他的短暂复职并未真正改善处境。面对长安的繁华与权贵的炫耀,刘禹锡借诗抒发不满,含蓄地讽刺新贵的投机取巧和追逐权势的众生相。此诗因言辞辛辣触怒权贵,导致诗人再度被贬连州。
上联: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长安城大道上红尘飞扬,繁忙的人群都在谈论看花归来的情景。)
这一联描写长安街道的热闹景象,草木葱茏、红尘扑面,人们流连于玄都观的桃花美景,兴高采烈地谈论归途所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京城的繁华表象,为后文的隐喻埋下伏笔。
下联: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玄都观里桃花盛开,满树繁花全是在我离开长安之后栽种的。)
这一联由观花写到桃树,表面叙述桃花盛开的自然景象,实则以桃树喻指新权贵。这些新栽桃树象征着诗人被贬后崛起的投机权臣。通过自嘲与感慨,诗人暗讽权贵的短视与虚伪。
写作特点:
- 寓情于景:通过描写看花的热闹场景和桃树的繁茂,表面闲适却暗藏讽刺。
- 以物喻人:借桃花象征新贵,含蓄讥讽投机权臣的浮华与浅薄。
- 对比鲜明:通过昔日荒凉与今日繁茂的对比,表现诗人境遇的悲凉与对时局的感慨。
- 语言简练:不直接描写桃花之美,而通过人们的行为和反应侧面表现,言简意深,耐人寻味。
整体赏析:
全诗看似写玄都观桃花之美和长安看花的热闹场景,实则蕴含深刻的讽刺与批判。诗人以看花比喻追逐权势,借桃树象征新贵,揭示权贵的浮华与世态的炎凉。通过自嘲和反讽,表达对自身遭遇的不平与对时局的失望。此诗以简练巧妙的语言表现深刻寓意,既含情又辛辣,直击当权者的痛处。
启示:
刘禹锡借桃花盛开暗喻新权贵的崛起,揭示了在浮华表象背后,权势倾轧与人事更迭的本质。这首诗提醒我们,当面对繁华与浮躁时,应保持清醒,认清权力游戏中的虚伪与短视。同时,它也鼓舞人们在困境中保持对理想的执着,面对不公依然坚持真理。
写作特点:
- 历史与现实结合:诗人通过描写金陵的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象,回顾六朝的兴衰,将古今相互联系。
- 景象与寓意结合:通过自然景物,如潮水、草地和青烟,象征历史的流转与政治的更替,体现了“兴废由人事”的深刻思想。
- 精练的议论: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总结六朝的兴亡之理,传达了“社稷之存,在德不在险”的哲理。
- 含蓄的警示:通过《后庭花》的暗示,间接表达对当时政治腐化的忧虑,寓意深长。
整体赏析:
全诗通过金陵的历史景象展开,触发对六朝兴亡的思考。诗人并不单纯怀古,而是借古讽今,通过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的描述,揭示出当时政治腐败的严重性。在“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一联,诗人深刻地表达了历史的真理:国家的兴衰依赖于统治者的德行,而非外部环境。在尾联的“后庭花一曲”中,诗人通过音乐暗示历史的教训,警告当时的统治者,不要重蹈六朝覆辙。全诗不仅具有强烈的历史感,还富有深刻的现实关怀。
启示:
通过这首诗,诗人提醒后人,历史的兴衰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治理有道比依赖外部环境更为重要。而历史的教训则应成为当代的警钟,避免沉溺享乐,忽视国家治理。
关于诗人:
刘禹锡(772 - 842),字梦得,中山无极(今属河北)人,后迁洛阳。唐代中叶进步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这一时期具有独特成就的诗人。在他的创作中,不乏反映时事和民间疾苦的诗篇。艺术上,他既能继承前代优秀的文学遗产,又能从民间文学中吸取有益的养料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诗歌语言明快活泼,节奏响亮和谐,风格雄浑爽朗,为时人所推重,誉之为“诗豪”。尤其是仿民歌的《竹枝词》,于唐诗中别开生面。有《刘梦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