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

yu zhu zi deng xian shan

「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孟浩然

赏析:

这首诗作于杜甫漫游襄阳期间,题为《登岘山怀羊祜》。岘山位于襄阳,山上有晋代名将羊祜所立之碑。杜甫此诗虽题为“登岘山”,却并非一般的登高抒怀,而是借凭吊古迹、缅怀先贤,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深沉哀思。全诗借古人之功绩映照自身之不得志,情感深厚,慨叹动人。

第一联:“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人世间的事情不断更替,时光流转,形成了古往今来的演变。
开篇以哲理性的议论起笔,指出人事更迭是永恒规律,从而将读者引入历史长河之中,为下文的吊古抒怀奠定基调,突显诗人对人生和历史流转的深沉感悟。

第二联:“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江山依旧留有古人的遗迹,我们这一代人又来登临凭吊。
此联紧承首联,“江山”代表不变,“我辈”代表今人,“复登临”则暗含对比与感慨。杜甫身处胜地,触景生情,将古今之感融为一体,吊古与感今浑然一体。

第三联:“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水位下降,鱼梁洲露出浅滩;天寒地冻,云梦泽显得愈加辽远深沉。
写登山所见,景象苍凉,水落草枯,寒意袭人。鱼梁浅、水天寒的景物描写不仅生动逼真,也为诗人的忧郁情绪作出氛围铺垫,营造出悲秋吊古的环境意象。

第四联:“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羊祜当年的碑文依然清晰可见,读完后不禁泪水沾湿衣襟。
末联点题,以“羊公碑”承岘山之胜迹。羊祜功业卓著,名垂青史;反观诗人自己,身为布衣,仕途坎坷,功业无成,悲从中来,泪洒衣襟。此联情感最为深沉,是全诗的高潮与情感宣泄之处。

整体赏析:

全诗借登岘山之旅,抒发了诗人吊古怀人、感时伤己的复杂情绪。由哲理开篇,到山水描写,再到历史凭吊,层层递进,自然而深远。杜甫凭吊羊祜,不仅是对一代贤臣的敬仰,更是对自己命运的反思。他既感慨岁月无常、人事代谢,也为自己壮志难酬、功业未成而忧伤。诗中情景交融,沉郁顿挫,在宁静中蕴含沉痛之情,是杜甫中晚期沉思历史、感慨身世的代表作。

写作特点:

本诗语言平易质朴,却意蕴深厚。杜甫以含蓄的笔法、清远的意境,将哲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通过对古迹的凭吊,表达出对功业的追慕与对自身境遇的忧思。结构上由议论开篇,过渡至写景,再至抒情,层次分明,构思精巧。尾联用典自然,融情于景,抒发真情而不矫饰,极富感染力。

启示:

这首诗带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人物的精神与功绩常为后人凭吊感怀。杜甫通过对羊祜的怀念,不仅展现了他对国家、社会的深沉责任感,也道出了“生当为人杰”的自我期许。在现实人生中,我们或许身处困境,无法如古人般青史留名,但那份追求理想、心忧天下的精神,却值得我们珍视与承继。

关于诗人:

Meng Hao-ran

孟浩然(689 - 740),襄阳(今湖北襄阳)人,盛唐著名诗人。一生除四十多岁时曾往长安、洛阳求取功名而在北方作过一次旅行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故乡鹿门山隐居,或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李白在《赠孟浩然》中予以充分赞美,杜甫称其“清诗句句尽堪传”。

Total
0
Shares
Prev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ye gui lu men ge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夜归鹿门歌」山寺钟鸣昼已昏, 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路向江村, 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 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 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

Next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
zao han jiang shang you huai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

「早寒江上有怀」木落雁南渡, 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 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 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 平海夕漫漫。 孟浩然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