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夜,时值“安史之乱”爆发五年之后,大唐由盛转衰,昔日的繁华不复存在,社会动荡不安。李白当时已年近六十,仕途坎坷,先是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后遇赦返回,晚年漂泊不定,寄情山水。这首诗正是在岳阳楼上所作,既有登楼望远的豪情,也有时局动荡、身世飘零的感慨,同时展现出他豪放豁达、寄情自然的超然之心。
第一联:“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登上岳阳楼远眺,岳阳城的景色尽收眼底,江河逶迤,洞庭湖豁然开阔。
首联以高远的视角展开,描绘了诗人登楼远眺的壮阔景象。“尽”字写出楼宇的高耸,使岳阳城全貌尽收眼底;“开”字写出洞庭湖的辽阔,众多河流汇入湖中,湖面汪洋浩瀚。这一联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壮丽湖光山色的欣赏,也隐含着一种身世之感,仿佛在高处俯瞰人生风云变幻。
第二联:“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高飞的大雁带走了我的忧愁,明月从山后升起,仿佛被山衔出。
这一联诗人将情感融入景物,以大雁象征愁思,表达了洒脱豁达的情怀。鸿雁常被用来象征游子的思乡之情,而李白却反其意而用之,让雁儿带走愁绪,显得洒脱不羁。同时,“山衔好月”这一拟人化的描写,使得画面充满灵动之美,展现出诗人独特的想象力。
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今晚我宿在哪里?就在云间下榻;与友人举杯共饮,仿佛置身天上。
这一联极具浪漫主义色彩,表现了诗人“飘然若仙”的心境。李白身处洞庭湖畔,心境超然物外,竟有“云间下榻”“天上行杯”的奇思妙想,仿佛置身仙境,与神仙共饮。这不仅反映了他的豁达心态,也体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使整首诗更具超凡脱俗之感。
第四联:“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醉酒之后,湖上凉风拂面,吹动衣袖飘舞,仿佛随风起舞。
诗歌在此达到高潮,展现了诗人醉酒后的飘逸风姿。湖上的清风不仅吹拂衣袖,更映衬出诗人酒醉后的轻快洒脱。这一画面仿佛让人看见李白长袖飘飘、随风而舞的姿态,将他的豪放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使他“诗仙”的形象跃然纸上。
整体赏析:
这首诗以登楼远眺为起点,逐步展开,既写景又抒情,层次分明。开篇高远壮阔,写岳阳楼与洞庭湖的景色,接着通过鸿雁与明月的意象,表达豁达超然的情感。第三联展开奇特想象,使全诗充满飘逸之感,而最后以醉酒起舞作结,展现了李白豪放不羁、超凡脱俗的风采。全诗融写景、抒情、想象于一体,既有苍茫辽阔的自然景色,又有仙风道骨的豪情逸兴,真正体现了李白独特的诗风。
写作特点:
- 视野开阔,气势宏伟:诗人登临岳阳楼,纵览岳阳城与洞庭湖的壮阔景色,以“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起笔,写出了视野的开阔和气势的磅礴。通过高远的视角展现了湖光山色的壮美,营造出辽远雄浑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天地的广阔无垠。
- 移情入景,情景交融:诗中不仅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还将诗人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一句,将愁思随大雁带走,以明月升空来转换情绪,使伤感化为豁达。这种手法使得诗歌在展现自然景观的同时,也深刻传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使景物充满灵动性和情绪感染力。
- 奇特想象,浪漫洒脱:诗人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想象在“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一句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他将自己置身于云端,把饮酒聚会比作天上的仙宴,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飘然欲仙的豪放情怀。这种奇特的想象打破现实的限制,充满李白式的浪漫主义色彩,使诗歌更具神韵和幻想魅力。
- 动静结合,画面生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节奏感。前半部分写远眺岳阳城和洞庭湖,景象开阔,给人宁静之感;后半部分则写湖上清风起,舞袖飘扬,动感十足。这种动静相映的手法,使全诗层次丰富,既有宏伟壮丽的静态美,又有生动活泼的动态美。
- 语言流畅自然,音韵和谐美:诗歌语言精炼流畅,没有过多雕琢,却极富韵律美。例如,“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不仅描绘了诗人醉酒后的洒脱之态,还通过“舞袖”展现了风的流动,使全诗充满律动感。同时,整首诗对仗工整,节奏明快,读来朗朗上口,极具音乐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宏伟的视角、独特的想象、流畅的语言、情景交融的表达方式,成功塑造了一个超凡脱俗、豪情满怀的“诗仙”形象,展现了李白一贯的浪漫主义风格,也使整首诗充满诗意与豪迈之感。
启示: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壮丽自然景色的赞美,更反映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超脱态度。尽管身世浮沉、时局动荡,李白仍能在天地之间寻求精神寄托,以酒消愁、寄情山水,展现了一种旷达豁达的处世哲学。这种不被困境束缚、放怀天地的胸襟,正是我们在面对人生起伏时可以借鉴的智慧。诗人虽身世坎坷,却始终保持一颗自由洒脱的心,这份精神境界值得世人铭记和追随。
关于诗人:
李白(701 - 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诗堪称中国文学史上最璀璨的星座之一,而其中最耀眼的明星当属李白。李白将中国的古典诗歌,尤其是浪漫主义诗歌推向了顶峰,并以卓越的成就影响了古今中外一代代优秀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