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 · 其八」陶渊明

yin jiu ix

「饮酒 · 其八」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挂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陶渊明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公元416年前后,为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中的第八首。彼时陶渊明已辞官归隐多年,远离官场纷争,寄情于山水田园之中。此诗正是在秋冬时节,诗人面对东园中孤傲挺立的青松而触景生情,借松咏志,抒发了他孤高独立、不随流俗的心志,以及对短暂人生的感悟与超脱。

第一联:“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青翠的松树立于东园之中,却被杂草遮掩了它的身姿。
此句以青松象征高洁之士,被众草掩盖,隐喻诗人在污浊世俗中的被埋没与孤立处境。

第二联:“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寒霜凋尽那些杂草,唯有松树挺拔高立,卓然独现。
寓意经过风霜的考验,真正高洁之士才能显出其精神风骨,坚定不移、不畏寒凉。

第三联:“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在一片树林中人们往往察觉不到树木的奇特,只有独树方才显得出众。
诗人以此表达,身处庸众之中难被认出其异才,唯有在孤立中方能显现其卓绝个性。

第四联:“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提着酒壶抚摸着寒冷的树枝,我时常站在远处凝望这青松。
这句写出诗人对松树的由衷喜爱,也表现他以松之高节自勉,在清冷中自得其乐。

第五联:“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我这一生如梦似幻,何必再被尘俗的羁绊牵系!
此结尾哲理深远,道出了对人生虚幻本质的深刻体悟,并表达出决然归隐、不再为尘世所累的坚定志向。

整体赏析:

全诗借青松寄托自身,描写在霜寒中愈发挺拔的松树形象,象征不与流俗同伍、独守高洁的君子风骨。陶渊明以“众草没其姿”“卓然见高枝”等对比手法,突出松树在逆境中的清峻风采,也暗寓自身虽沉于俗世却不改其志的品格。结尾处则由物及人,感悟人生如梦,倡导摆脱名利的羁绊,返归自然的本真,展现出深沉的哲理情怀。

写作特点:

这首诗语言简练质朴,却极富象征与哲思。陶渊明善于以自然意象寄寓人生理念,本诗中松树象征人格,草木寓人群,以物喻志,借景抒怀。同时,诗中情景交融,“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不仅富于画面感,也体现了他诗酒人生的写意态度,真切自然而又充满隐逸之趣。

启示:

青松不惧严寒、卓然挺立,象征着在困境中依旧坚守自我、不随俗流的品格。陶渊明以此寄托隐士的高洁风范,表达了对真实人生的深刻追问和对精神自由的执著向往。在纷纷扰扰的世俗之中,唯有坚守本心、淡泊名利,方可超然世外,活得从容而有尊严。

关于诗人:

Tao Yuanming

陶渊明(公元365年 - 427年)​,字元亮,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出生于江西九江附近的柴桑。他不仅在文学上开创了以田园为主题的新体裁,用平淡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而且他的诗文风格更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一种恒久的审美标准。

Total
0
Shares
Prev
「饮酒 · 其七」陶渊明
yin jiu vii

「饮酒 · 其七」陶渊明

「饮酒 · 其七」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汎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陶渊明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