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池」李商隐

yao chi

「瑶池」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李商隐

赏析:

这首诗以周穆王与西王母的神话传说为背景,描绘了西王母在瑶池翘首期盼周穆王践约而不得的情境。根据传说,周穆王曾驾八骏西行,与西王母相会,并承诺三年后再来。然而,三年已过,周穆王并未如约而至。诗人借西王母的等待,表达了一种既有期待又有怅惘的复杂情感,同时也可能含有对晚唐统治者沉迷求仙问道的讽刺意味。

第一联:“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瑶池之上,西王母已打开华美的窗扉,人间传来的《黄竹歌》悲怆动人,响彻天地。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西王母翘首等待的情景。她打开雕刻精美的窗户,遥望远方,期待着周穆王的归来。然而,入耳的却不是熟悉的马蹄声,而是人间传来的《黄竹歌》。《黄竹歌》本是周穆王所作,其内容哀叹百姓饥寒交迫,如今歌声仍在,而作歌之人却不知所踪。这一联不仅勾勒出西王母的期待,还暗含着物是人非的悲凉。

第二联:“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那八匹神骏日行三万里,又怎会耽误行程?穆王究竟为何没有再来?
西王母回忆起周穆王曾驾驭的八骏神驹,它们日行三万里,绝不会因为路途遥远而无法前来。那么,穆王未至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诗人以反问句结尾,使全诗余韵悠长,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这句不仅是西王母的疑问,也是诗人借她之口对人世变迁的感叹,甚至可能是对现实世界中某种背约或遗忘的隐喻。

整体赏析:

全诗以西王母的视角展开,借她的等待与疑问,表现出一种既神秘又现实的情感氛围。西王母本是仙界之人,但在诗中却表现得如同凡人一般,对逝去的约定耿耿于怀,甚至心生焦虑。这种将神仙人格化的手法,使诗意更加真切动人。

诗歌在情感层面充满矛盾,一方面是等待的深情,另一方面则是现实的落空。从瑶池之上的期待,到人间哀歌的回响,再到穆王爽约的疑问,诗人的笔触层层递进,将失落与怅惘推向高潮。而最后一问不仅停留在西王母的个人情感上,更隐含着对现实人生的深刻思考。

写作特点:

  1. 借神话入诗,富有象征意味:诗人采用周穆王与西王母的神话故事,赋予其现实的情感意义,使整首诗兼具神秘色彩与现实寓意。
  2. 景中含情,寓情于问:诗中虽未直接抒发悲伤情绪,但通过绮窗初开、哀歌回荡、神骏奔驰而无人至的画面,将西王母的期盼与失落展现得淋漓尽致。结尾以反问作结,使情感更加深远。
  3. 寓意多重,耐人寻味:诗的主题解读存在不同看法,既可理解为讽刺帝王求仙问道的虚妄,也可视为表达天人永隔、难再相逢的无奈,甚至带有淡淡的爱情怅惘。这种多重解读使得诗歌意境更加丰富。

启示:

这首诗通过西王母的等待,表达了人世间常见的“守约与爽约”之间的落差。这不仅仅是神话故事中的情感纠葛,也可以映射到现实世界中的承诺与遗忘。对于晚唐社会而言,统治者一味沉迷于长生之术,最终难逃历史变迁的洪流,这种现实的讽喻意味也隐藏在诗句之中。同时,诗歌也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期望与失落,这种情感跨越时间,仍然能引起共鸣。

关于作者:

li shang yin

李商隐(813 - 858),字义山,晚唐大家,擅骈文,尤工诗。诗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怀州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人。少年时,境况极为艰难九岁丧父,所谓“浙水东西,半纪漂泊”。

Total
0
Shares
Prev
「隋宫」李商隐
sui gong

「隋宫」李商隐

「隋宫」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李商隐 赏析:

Next
「嫦娥」李商隐
chang e

「嫦娥」李商隐

「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