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作」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赏析:
这首诗写于刘长卿被贬为潘州南巴县尉之时。彼时唐肃宗朝,诗人因遭诬陷而被贬谪岭南。正值新年将至,本是合家团圆、辞旧迎新的节日,却独自滞留天涯,仕途黯淡、思乡益切,倍添伤感。诗中以层层递进的情绪描摹,寄怀贾谊,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愤与惆怅,是一篇典型的借节抒怀、托事寓志的作品。
第一联:“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新年将至,思乡之情越发浓烈,我独自身在天涯,不禁潸然泪下。
开篇即以“新岁”点题,紧扣节令。诗人身处贬所,又值新年,思乡情感倍加凄切。“天畔”二字渲染地理的遥远,也暗含人生的疏离之感。情至深处,不加修饰地道出“潸然”落泪,真挚动人,引人共鸣。
第二联:“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年纪渐长,官位却卑微如人下之人;春风归家,我这个旅人却仍滞留异乡。
此联是全诗诗眼,表达了诗人仕途不得志的深切悲叹。“老至”与“居人下”形成强烈反差,揭示了才华与遭遇的错位。“春归”本是吉兆,但“在客先”却反衬出诗人的孤独与羡慕,自觉不如一缕春风能自由归乡,愈发沉痛。
第三联:“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我日夜与岭上的猿猴作伴,和江边的柳树共度风烟岁月。
写岭南景象,充满荒僻与凄清之意。猿啼、江柳、风烟,皆为边地常见之景,亦为贬谪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这些描绘,烘托诗人身处蛮荒、远离中原的孤寂与无奈。
第四联:“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我如今已如被贬长沙的贾谊,这样的日子还要过多少年?
结句自比贾谊,寄寓不遇之痛与忠贞之志。贾谊年轻有才,却被贬长沙,郁郁而终,刘长卿借此表达自己遭遇的沉痛和身世飘零的愤慨。“又几年”一问,怨中含悲,哀而不伤,意味深长。
整体赏析:
全诗以新年为触发点,从“思乡”出发,层层递进至“仕途失意”“孤身贬谪”,再升华为对自身命运的悲慨。诗人巧妙地将节令、地景与个人遭遇融为一体,营造出愈节而悲、寓情于景的独特情境。新岁本是喜庆象征,但诗中却处处是孤独的情绪,从“潸然”到“几年”,感情波澜深沉,写尽人世沉浮与心中哀怨。诗人虽仕途屈辱,志气却未消沉,自比贾谊,更显其忠贞不屈之节操。
写作特点:
这首诗情景交融,布局自然,情感递进有致。首联明情,二联议论,三联写景,末联再抒情,构成一个完整的情感链条。语言凝练沉郁,意象典雅深远。尤其“春归在客先”“江柳共风烟”等句,借景寓情,别具匠心。结尾自比贾谊,不仅点出诗人所处的历史困境,也提升了诗的思想高度。整首诗虽字数不多,却层次丰富,意蕴深长。
启示:
此诗启示我们,人生难免遭遇逆境,但在困顿中仍能坚持自我、心怀抱负,正是人格的高贵所在。面对命运的流转和仕途的曲折,诗人并未沉溺于哀伤,而是借景抒怀,自比古人,流露出不屈的精神力量。在物换星移、世事难测之中,能保有如诗人般的内省与不改其志,是值得敬佩的人生态度。
关于诗人:
刘长卿(?-约786),字文房,河间(今河北献县)人。少时读书嵩山中,后移家鄱阳(今江西),开元二十一年(公元七三三年)进士及第。他的诗也属于王、孟一派,五言诗最著名,也最为自负,曾自以为“五言长城”,即是无人能超越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