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

xi wai di lu lun jian su

「喜外弟卢纶见宿」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访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司空曙

赏析:

这首诗作于司空曙仕途失意、家境贫寒之时。据《唐才子传》记载,司空曙“磊落有奇才”,却因“性耿介,不干权要”,一生仕途多艰。这首诗正是他孤苦贫居中,偶然迎来表弟卢纶夜访的感怀之作。诗中将深夜荒村、风雨凄凉与亲情温暖交织对比,展现了诗人由悲转喜的内心起伏。

第一联:“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寂静的夜晚四周杳无人声,荒僻的住处家道早已贫困。
开篇两句点出孤独与贫困的处境,四周无邻,旧业萧条,交代了诗人居所之冷清,为下文的感情铺垫出沉郁的基调。

第二联:“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雨中孤树满是凋落的黄叶,昏灯之下是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
这两句进一步描摹出凄凉画面:秋雨、落叶、昏灯、白发,皆显苍凉与孤寂,也体现了诗人身世沉浮、年老多病的现实。画面静中有动,动中见情,情景交融,极富感染力。

第三联:“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访频。”
我久陷沉沦之中,而你却屡次登门探望,令我感愧不已。
诗人由自身的失意落魄转而写亲情之温:卢纶多次前来探望,诗人既感动,又愧疚,情真意切,令人动容。

第四联:“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平素我们就情谊深厚,何况你我又是蔡家至亲。
末联化情为理,表露出兄弟情深、血脉亲连之情,不再拘泥于礼节,而是亲情的自然流露,表达了在困顿生活中亲友之情所带来的安慰与温暖。

整体赏析:

全诗结构严谨,对比鲜明。前半以“独处”为题,描绘孤苦寒夜之景,写尽人老、家贫、雨夜无邻的凄凉;后半则转而写“亲来”,由悲至喜,由苦生温。卢纶的到访不仅给了诗人生活上的慰藉,更唤起了内心深处对亲情的珍重。特别是“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一句,以自然景象映照人事沧桑,营造出深沉的诗意氛围。整首诗悲中见喜,喜中藏悲,情感层次丰富而深刻。

写作特点:

  1. 反正相生,章法井然:全诗前后两段情感对照鲜明,用“悲”衬“喜”,用“喜”映“悲”,形成艺术上的互文互照,深化主题。正如俞陛云所说:“前半写独处之悲,后言相逢之喜,反正相生,为律诗一格。”
  2. 比兴兼用,寓情于景:“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巧妙将落叶之黄与人之白发相对应,不仅是写实,更富含比兴之妙,用自然凋零衬人世苍凉,使情感表达更具象生动。
  3. 情真意切,语言质朴:诗中语言直白自然,却情感真挚动人,从愧意中见真情,于质朴中现深意,体现出高超的情感表达技巧。

启示:

这首诗以平凡生活中的一次亲友夜访,表现了在人生低谷中仍有亲情慰藉的温暖。诗人虽身处困顿,却未怨天尤人,而是感恩亲情,珍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来往。它启发我们,在冷清人生路上,情谊才是真正的温火,哪怕在最艰难的境地,只要心中尚存温情与感激,便仍有光亮可依。

关于诗人:

Sikong Shu

司空曙(约720年 - 约790年),字文明,广平人(今河北省永年县)。他是唐代中期著名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与卢纶、钱起、韩翃、李端等人齐名。他的一生虽未留下显赫的功名,却以平淡之中见真情、孤寂之中有深思的诗风,在中唐诗坛占据一席之地。

Total
0
Shares
Prev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
yun yang guan yu han shen su bie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司空曙 赏析:

Next
「贼平后送人北归」司空曙
zei ping hou song ren bei gui

「贼平后送人北归」司空曙

「贼平后送人北归」本以高难饱,徒旁限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司空曙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