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 凤尾香罗薄几重」李商隐

wu ti er shou ii

「无题 · 凤尾香罗薄几重」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李商隐

赏析:

这首诗以婉约含蓄的笔调描写了诗人对一位女子的倾慕之情。诗中的情感虽未明言,但通过巧妙的意象组合和回忆的交错表达,展现了一段未曾深入却又挥之不去的情愫。从偶然相遇到长久相思,诗人借助缝制罗帐、团扇遮面、夜烛寂寥、石榴花红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幽远的恋慕之境。

第一联:“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绣着凤尾图案的香罗层层叠叠,夜深时仍在缝制碧色花纹的圆顶罗帐。
诗人以优美的意象描绘出女子夜深忙碌的身影,借助“凤尾”、“香罗”、“碧文”等细腻的描写,表现出她的柔美与灵巧,也流露出诗人对她的深深倾慕。

第二联:“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匆匆相遇,女子用扇掩面,却难掩羞涩;然而车轮隆隆驶过,终究未能交谈。
这一联描绘了一次短暂而美好的邂逅。女子的娇羞与诗人的期待交织,然而现实却无情地让他们错过。这种一见倾心却未能深入交流的遗憾,成为诗人念念不忘的情愫来源。

第三联:“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曾经因寂寞而深夜不眠,烛火燃尽,依旧等不到你的消息,直到石榴花红。
诗人以烛火熄灭的寂寥夜晚象征等待的煎熬,石榴花开的时节象征时间的流逝。尽管相思绵长,伊人却始终杳无音信,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惆怅与无奈。

第四联:“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斑骓马仍系在垂杨岸边,我该到哪里去等待西南风吹起,让我们重逢?
“斑骓”象征诗人的忠贞情感,而“垂杨岸”则隐喻女子可能所在之地。“西南风”化用典故,象征着诗人渴望传递相思、再次相遇的愿望。这一联既有无奈,又带着微弱的希望。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表达了一段未能成就的爱情。诗人以缝制罗帐和夜深不眠象征对女子的思念,以匆匆相遇又匆匆别离表现情感的短暂交汇,以烛火熄灭、石榴花开映衬等待的无望,最终以“西南风”寄托希望,让全诗在惆怅中透出一丝隐约的期待。全诗构思巧妙,情感婉转含蓄,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写作特点:

  1. 意象丰富,寓意深远:诗人善用物象表达情感,如凤尾香罗、烛火熄灭、石榴花红等,都寄托了思念和等待的情感,使诗歌更加含蓄而富有层次。
  2. 情感曲折,表达婉转:诗歌并未直接抒发相思,而是通过回忆、对比、设问等方式,让读者在意象的流转中体会到诗人的内心情感。
  3. 用典巧妙,增强意境:最后一句“何处西南待好风”巧妙化用了典故,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使结尾更加耐人寻味。

启示:

这首诗展现了一种含蓄而深远的情感表达方式,提醒我们,人生中有些情感虽然短暂,却可能留下深刻的印记。诗人的一见倾心与久久不忘,也许正是许多人曾经的经历:在某个瞬间遇见了让自己心动的人,却因缘分未至而未能长久。诗歌的深意在于,它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思念,更映射了世间种种未竟的情感,让人在吟诵之间生出共鸣与感慨。

关于作者:

li shang yin

李商隐(813 - 858),字义山,晚唐大家,擅骈文,尤工诗。诗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怀州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人。少年时,境况极为艰难九岁丧父,所谓“浙水东西,半纪漂泊”。

Total
0
Shares
Prev
「春雨」李商隐
chun yu

「春雨」李商隐

「春雨」怅卧新春白袷衣, 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 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晼晚, 残宵犹得梦依稀。玉珰缄札何由达, 万里云罗一雁飞。 李商隐 赏析:

Next
「韩碑」李商隐
han bei

「韩碑」李商隐

「韩碑」元和天子神武姿, 彼何人哉轩与羲,誓将上雪列圣耻, 坐法宫中朝四夷。淮西有贼五十载, 封狼生貙貙生罴;不据山河据平地, 长戈利矛日可麾。帝得圣相相曰度,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