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 重帷深下莫愁堂」李商隐

wu ti · chong wei shen xia mo chou tang

「无题 · 重帷深下莫愁堂」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叫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独居深闺的女子,她的内心如梦似幻,既有对爱情的幻想,又充满孤寂和无奈。表面上是对女子情感世界的刻画,实际上也隐隐寄托了诗人自身的身世之感和人生的惆怅。

第一联:“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深深的帷幕低垂,笼罩着莫愁堂;夜深人静,独卧床上,感受这无尽的漫漫长夜。
诗人通过描写重重帷幕的低垂,营造出一种深幽寂寞的氛围。而在漫长静夜中,女子辗转反侧,思绪纷飞,愈显孤独。诗中未明言她在思念什么,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空间。

第二联:“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巫山神女的奇缘原本只是梦境,而青溪的小姑本就独居,无人相伴。
这两句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惘然与自嘲。巫山神女曾得楚王宠爱,但终究是虚幻一场,而现实中,自己如青溪小姑一般,生来便是孤单无依。这里既有对往昔情事的回忆,又透露出一种宿命般的哀叹。

第三联:“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叫桂叶香。”
风波不顾菱枝柔弱,肆意摧折;月露也不会怜惜桂叶,使其散发芳香。
诗人借物喻人,暗指现实的冷酷无情。菱枝柔弱,却无法抗拒风波的摧残,象征着女子纤弱的身心难以承受命运的冲击。而桂叶虽有芬芳之质,却得不到滋润,就如同才情卓绝的女子,得不到命运的眷顾,愁苦难言。

第四联:“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虽知相思无益,但这份惆怅,也算是一种癫狂的痴情。
诗人用直白的语言道出了情感的矛盾——明知相思无用,却仍无法摆脱其折磨。这种清狂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情之所至、无法自拔的执着。最终,这份深情化作了超然的感慨,也展现了一种对命运的无奈接受。

整体赏析:

全诗情感缠绵悱恻,既有幽居女子的孤寂与幻想,也隐含着诗人自身的命运感慨。诗歌通过描绘环境的幽静、情思的幽怨、命运的无奈,层层推进,营造出凄美的意境。既然爱情如梦,现实孤苦,命运多舛,诗人便只能将所有的情思寄托于惆怅之中。这种痴情与清狂的交织,使得诗意更加深远。

写作特点:

  1. 虚实结合,寓情于景:诗歌既有实景的描写,又有梦幻般的意象,将现实与幻想交错,营造出朦胧幽远的氛围。
  2. 用典自然,寓意深远:巫山神女、小姑独居的典故巧妙融入,既增强了诗歌的意境,也深化了女子的孤独感。
  3. 比兴手法,含蓄隽永:菱枝、桂叶的意象不仅生动优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现实无情的感叹,使诗歌更具哲理意味。

启示:

这首诗通过女子的幽思,折射出人生的无常和情感的无奈。人生如梦,爱情也难免幻灭,但即便明知相思无益,仍有人愿意沉浸其中,执着追寻。这种情感并非愚昧,而是一种对生命、对情感的极致体验。诗人用含蓄深远的笔触,让人在感伤之余,也生出对人生真谛的思考。

关于作者:

li shang yin

李商隐(813 - 858),字义山,晚唐大家,擅骈文,尤工诗。诗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怀州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人。少年时,境况极为艰难九岁丧父,所谓“浙水东西,半纪漂泊”。

Total
0
Shares
Prev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杜牧
ti xuan zhou kai yuan si shui ge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杜牧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杜牧

Next
「流莺」李商隐
liu ying · li shang yin

「流莺」李商隐

「流莺」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李商隐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