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
李商隐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闺怨诗,描写一位官宦人家的妻子因丈夫忙于政务而感到冷落的情感。这种题材在古代诗词中较为常见,但本诗在表达怨情的同时,似乎也暗含了对世俗追求功名利禄的讽刺意味。结合诗人的处境来看,这首诗可能不仅是对闺中女子的描绘,更是借此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一种讥讽。
第一联:“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因家中设有华丽的屏风,又有千娇百媚的娇妻;寒冬已尽,春夜却让人心生惆怅。
诗人以丈夫的视角切入,描绘官宦之家奢华的居室环境和娇美的妻子。春夜本应是温馨缱绻的时刻,但“怕春宵”却暗示了不愿离开温柔乡的矛盾心态。这既是对丈夫的不舍,也是对即将到来的别离埋下伏笔。
第二联:“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不知为何嫁给了显贵夫婿,如今却只能独卧香衾,看他匆忙早朝。
女子的口吻带着幽怨与无奈。她原本憧憬荣华富贵,但现实却让她体会到,丈夫的仕途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官场的责任使他清晨早起,留下孤枕难眠的妻子,这一情景使她对曾经的选择感到遗憾甚至埋怨。
整体赏析:
这首诗以闺怨为主题,通过女子的自白表达出她对夫婿的怨艾和对现实的不满。她曾期望婚姻带来美满的生活,却发现丈夫因仕途繁忙而冷落了自己。这种怨情看似微不足道,实则隐含了对世俗追名逐利的讽刺。诗人借女子之口,道出了“金龟婿”并非完美归宿的现实,这既是对女子单纯期待的反思,也是对社会功名观的一种讥讽。
写作特点:
- 巧妙视角,双重含义:诗歌开篇似从丈夫角度落笔,随后转向妻子独自怨艾,使得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同时暗含对仕途繁忙与家庭冷落之间矛盾的揭示。
- 细腻心理描写:女子的情感由期待到失落,由无奈到埋怨,层层递进,真实展现了她的心理活动,使诗歌更具生活气息。
- 讽刺意味隐而不露:表面上是闺怨诗,但实则对世人追逐功名的代价进行了反思,尤其结合诗人自身境遇,更显出一种讽喻意味。
启示:
这首诗告诉我们,世间的幸福往往难以两全。追逐荣华富贵固然令人向往,但它也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遗憾。诗中的女子既得显贵夫婿,却换来了孤独的夜晚,正如许多人在追求功名利禄的过程中,不经意间牺牲了本该珍视的温情与陪伴。诗人借这首闺怨诗,提醒我们在追逐外在成就时,也应珍惜身边的温情,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关于作者:
李商隐(813 - 858),字义山,晚唐大家,擅骈文,尤工诗。诗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怀州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人。少年时,境况极为艰难九岁丧父,所谓“浙水东西,半纪漂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