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李白 

wang tian men shan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公元753年前后,李白乘船沿长江东下,途经天门山(位于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和芜湖市交界处)时,目睹其雄奇壮丽的景色,诗兴大发,写下此诗。诗人借助磅礴的气势和生动的意象,将天门山的雄伟、长江的浩荡、青山的绵延、孤帆的远行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同时也流露出其豪放奔放的胸襟。

第一联:“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天门山自江中断裂,仿佛被楚江劈开,碧绿江水东流至此,回旋折转。
诗人先以壮丽的景象开篇,展现天门山如同被江水劈开,楚江在两山之间奔腾而过。长江水势浩荡,但在此处因受山势阻挡,激起回旋,水势更显汹涌磅礴。诗句不仅刻画了天门山的奇特地貌,更赋予江水以生命力,使之充满动感与气势。

第二联:“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两岸青山相对耸立,巍然挺拔;一叶孤帆仿佛从太阳升起的地方缓缓驶来。
诗人笔锋一转,由江水写到青山,再由青山写到孤帆。青山巍峨相对,给人以壮丽的视觉冲击,而行船于江上,远望孤帆如从天际日出之处驶来,增强了画面的辽阔感,也流露出诗人对远行的畅快之情。

整体赏析:

全诗气势恢宏,意境壮美,诗人以江水、山峰、孤帆等元素,构建出一幅雄浑开阔的山水画卷。前两句侧重于天门山和江水的动态结合,展现大自然的雄奇力量;后两句则通过青山相对、孤帆远行,赋予画面更多层次和空间感,使诗歌既有壮美之势,又有悠远之韵。诗人通过动静结合、远近对比,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壮丽景象,更展现了自己豪放旷达、寄情山水的洒脱情怀。

写作特点:

  1. 动静结合,层次分明:前两句写长江奔腾冲开天门山,动感十足;后两句写青山静立、孤帆远行,以静衬动,富有层次。
  2. 夸张手法增强气势:“天门中断”写出山势之险峻,而“日边来”则赋予孤帆神秘辽远的意境,增强画面的壮美感。
  3. 远近对比,立体感强:“两岸青山相对出”写近景,突出了山势的巍峨;“孤帆一片日边来”写远景,展现了江面的辽阔无垠,使画面更具纵深感。
  4. 语言凝练,节奏明快:全诗仅二十字,却构建出波澜壮阔的景象,读来朗朗上口,极富节奏感。

启示: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奇观,也反映了诗人胸怀天地、豪情奔放的精神风貌。面对人生旅途中的高山险阻,我们亦应如江水般勇往直前,同时保持豁达开阔的心境,在天地间自由翱翔,追寻属于自己的壮美风景。

关于诗人:

Li Bai

李白(701 - 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诗堪称中国文学史上最璀璨的星座之一,而其中最耀眼的明星当属李白。李白将中国的古典诗歌,尤其是浪漫主义诗歌推向了顶峰,并以卓越的成就影响了古今中外一代代优秀文人。

Total
0
Shares
Prev
「山中问答」李白  
shan zhong wen da

「山中问答」李白  

「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 赏析:

Next
「陌上赠美人」李白  
mo shang zeng mei ren

「陌上赠美人」李白  

「陌上赠美人」骏马骄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云车。美人一笑褰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 李白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