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筝」李端

ting zheng

「听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李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女子恋情的小诗,作于唐代中期。这首诗虽然仅四句,却以一个细节入笔,成功刻画出少女含蓄而灵动的情思。诗中借弹筝少女的神态与举动,传达出一种温婉深情的氛围,既具音乐美又富画面感。

第一联:“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金粟木装饰的琴柱发出清脆悦耳的筝音,一位素手纤纤的女子坐在华美的厅堂前弹奏。
此联描绘女子弹筝的场景,环境华丽,人物端庄优雅。“金粟柱”暗示筝的精美,“素手”则突出了女子之美,兼具画面感与诗意美,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诗中未明言弹筝者是否独自一人,留有想象空间,为下文留足余地。

第二联:“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为了赢得意中人的垂青,她有意频频拨错琴弦,制造出引人注意的错音。
此联以“误拂弦”为核心动作,灵巧地揭示女子内心的情思。这里的“周郎”典出周瑜回首听曲的故事,象征她暗恋的意中人。“时时”二字表明这是反复而有意的行为,表现女子在情感上的主动与机巧,也使整首诗顿生情趣。

整体赏析:

全诗构思精巧,以一位弹筝女子为主体,通过“误拂弦”这一细节动作,将少女对爱情的渴望与羞涩巧妙展现。诗人未用直白的言辞表露情感,而是借用传统典故与动态描写,使人物情感悄然流露。“周郎顾”的典故不仅为诗增添了文化深度,也借此突出了女子爱慕之情。诗中女子的形象清新灵动、情感真挚,使这幅恋爱情景如同一幅古代仕女画,在读者眼前轻盈展开。

写作特点:

这首诗构思别致,语句简约却意味深长,善于以小见大、以动写情。诗人通过细节描写“误拂弦”,以极少的文字捕捉人物神情与心理波动,呈现出极高的艺术浓度。语言清新自然,音节和谐,兼具音乐美与画面感;情感表达内敛含蓄,极具古典美与东方含蓄之韵。全诗仿佛一个生动的舞台速写,展现了唐代诗歌以情写人、以事传意的高超技巧。

启示: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女子含蓄而灵动的爱情表达方式,也启示我们,情感的传达并不一定要浓墨重彩,往往一个细节、一个动作,便足以传神动人。在快节奏、直白表达成为常态的当下,这种含蓄、温婉的方式提醒人们:爱情亦可以是静水流深,情动于微的柔婉之美。

关于作者:

李端(生卒年不详),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曾依皎然读书。大历五年(770)进士,初授校书郎,以疾辞官。后起为杭州司马,以厌烦官场俗事,弃官隐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为“大历十才子”之一。诗多送别寄赠之作,才思敏捷,颇受时人称道。《全唐诗》录其诗三卷。

Total
0
Shares
Prev
「韩碑」李商隐
han bei

「韩碑」李商隐

「韩碑」元和天子神武姿, 彼何人哉轩与羲,誓将上雪列圣耻, 坐法宫中朝四夷。淮西有贼五十载, 封狼生貙貙生罴;不据山河据平地, 长戈利矛日可麾。帝得圣相相曰度,

Next
「江南曲」李益
jiang nan qu

「江南曲」李益

「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李益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