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韦庄

tai cheng

「台城」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韦庄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公元9世纪晚唐时期。当时的中原大地烽火连天,唐王朝风雨飘摇,昔日帝都南京也早已褪去六朝旧日荣光,成为荒凉遗址。韦庄身处战乱年代,历经漂泊,对国家兴亡之感尤为深刻。在这首《台城》中,他凭吊历史遗迹,借春日景物抒写历史沧桑与人世无常的感慨,融写景、咏史与抒情于一体,意境深远、情思绵邈。

上联:“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江边春雨霏霏,青草齐整茂密;昔日六朝繁华如梦,只剩孤鸟空啼。
开篇以江南春雨与江岸绿草营造朦胧意境,“霏霏”与“齐”写出自然的柔美,又埋藏哀愁。“六朝如梦”以历史入诗,将眼前景象与过往盛世形成对比;“鸟空啼”中的“空”字尤为传神,强化了今昔对照的荒凉感,表现了诗人对昔日繁华消逝的深切怅惘。

下联:“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最无情的莫过于那台城边的杨柳,依旧在烟雾中笼罩着十里长堤。
台城柳作为昔日繁华的象征,如今依然随风摇曳,不理人世兴衰,反衬出世事无常、历史无情。柳树“依旧”飘拂,而人世已改,诗人将人事的变迁寄托于柳堤不改之景,含蓄深远地传达出对历史兴亡的深重感慨和个人内心的悲凉。

整体赏析:

《台城》全诗仅二十字,却境界宏大、情感深沉。韦庄善于以景写情,以物喻史,通过江雨、鸟啼、堤柳的描写,层层推进,构建出一幅梦幻中见真实、凄清中含悲慨的历史画卷。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致描摹,又有对六朝旧事的深情回望,更寓含着诗人对当下乱世的隐痛与忧思。“如梦”“空啼”“无情”“依旧”诸词,紧扣主题,将物我交融、今昔对比的意境推至高潮。

写作特点:

  • 以景寄情,虚实相生:整首诗虽未直接描述台城遗迹,却通过江雨、草色、鸟鸣与堤柳暗示历史背景,形成含蓄的抒情方式。
  • 今昔对照,物我交融:“六朝如梦”承载着对昔日繁华的缅怀,而“依旧”二字则表现出诗人对历史无情、人生易逝的深刻体认。
  • 语言凝练,含义丰富:诗短意长,字字精炼,尤其“空啼”“最是”“依旧”等词语的使用,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启示:

《台城》以短短一诗传达出深沉的历史感与兴亡之慨,提醒我们繁华易逝、世事无常。诗人借自然之“依旧”映照人事之“沧桑”,寄托了对故国旧梦的哀思,也表达了对现实局势的深切忧虑。这种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度凝视,启发我们在纷繁世变中不忘审视自我与时代的关系,以更深沉的历史意识面对人生起伏。

关于诗人:

Wei Zhuang

韦庄(约836 - 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乾宁进士,后仕蜀,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存词五十余首,有四十八首见录于《花间集》​,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词人。

Total
0
Shares
Prev
「竹里馆」王维
zhu li guan

「竹里馆」王维

「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赏析:

Next
「章台夜思」韦庄
zhang tai ye si

「章台夜思」韦庄

「章台夜思」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韦庄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