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东游」温庭筠

song ren dong you

「送人东游」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温庭筠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宣宗大中末年至懿宗咸通初年之间,约在公元859年至862年之间。时值温庭筠被贬为随县尉,身处江陵,在人生境遇由盛转衰的低谷中,作此诗以送别友人东行。从江陵启程,渡汉阳,经郢门,诗人目送友人远去,内心百感交集,因而借自然景象铺叙情意,寄寓深沉的思念与祝愿。

第一联:“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荒凉的边塞古戍飘落黄叶,朋友却精神昂扬地离开故乡。
起笔设景,以“荒戍”“黄叶”渲染出深秋时节的凄清氛围,为送别定下感伤的背景。但紧接着写“浩然离故关”,将离愁转化为朋友的远志与自信,以凄景反衬豪情,形成情感与意象的张力。

第二联:“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送别之地高风猎猎,汉阳渡口晨曦微明,郢门山在初升的朝阳中显得高远。
这联运用互文结构,描绘送行之路上的壮丽自然风景。诗人将渡口与山峦、朝阳与清风交织在一起,借助宏大雄浑的画面,为朋友即将启程的旅途添上一笔激昂的色彩,也是对其“浩然之志”的美好寄语。

第三联:“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江上还有几人相送?只见一叶孤舟驶向遥远的天涯。
诗意转入抒情。友人远去,江面空茫,诗人凝视孤舟远影,心头涌起茫然与忧思。这句化用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之意,表现送别者对旅人未来命运的无限关切,也抒发自身目送之悲。

第四联:“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见?但愿那时还能共饮美酒,宽慰今日的离愁。
结尾由景入情,由送转愿,以“重相见”寄托对未来重逢的渴望,而“樽酒慰离颜”则展现出一种乐观洒脱的情怀,为全诗点出温情与希望的落脚处。

整体赏析:

《送人东游》是一首将写景、抒情与送别巧妙融合的佳作。全诗六句,气势连贯,意象层层推进。起笔寒林黄叶,意象荒凉,却并非沉溺于悲秋,而是以“浩然之志”与朝阳高风提振情绪,形成情景交织、感意互照的独特效果。诗人一方面表达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一方面又寄以豪情壮志的赞许与鼓励。

其情感由“别离”引发,却不局限于离愁,更延伸至对未来相聚的希冀与对人生途中的慰藉关怀,使得诗中蕴含着深沉的人文情怀与豁达情操。在艺术上,诗人善用对仗、互文与空间组合,营造出一种开阔悠远的时空感,使诗境气象万千而意蕴深远。

写作特点:

  1. 情景融合,起伏有致:从秋景写起,承以壮景,转入孤影,终以情语收束,层层递进,跌宕起伏。
  2. 意象宏阔,结构紧密:用“汉阳渡”“郢门山”“天涯孤棹”等意象构建出一幅千里送别图,形式短小而意境深远。
  3. 情感浓郁,语言清峻:虽不多言,却字字入情,用极为凝练的语言刻画出内心情感的丰富层次,显出温庭筠风格中少见的雄浑一面。

启示:

这首诗告诉我们,即便身处人生低谷、前路未卜,也应当怀抱壮志与希望,用洒脱与真情面对离别与聚散。在送别之时,不妨以心中的风景托起别人的远行,用温柔目光与信任之语,成就彼此人生的宽广与从容。

关于诗人:

Wen Ting-yun

温庭筠,公元约813-870年,山西祁县人。温庭筠是晚唐词的专业作者,其成就和影响都在诗之上,曾被誉为“花间鼻祖”。年轻时才思敏捷,但行为放荡不羁,出入歌楼妓院,才华多半消磨在这些生活中。因得罪权贵,终生不得志。常为人代笔,以文为货,曾两为县尉,终于国子助教。

Total
0
Shares
Prev
元稹
Yuan Zhen

元稹

元稹(779 -

Next
「苏武庙」温庭筠
su wu miao

「苏武庙」温庭筠

「苏武庙」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温庭筠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