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 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 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 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 风尘何处期。
赏析:
这首诗写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年代,诗人饱经人生离乱与漂泊之苦,恰值与知己告别之际,满怀忧思。通过送别场景的描写,寄托了对友情的珍重与对命运的感慨,也反映了个人与时代的双重悲情。
第一联:“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故地边关满目衰草凋零,此刻送别正是最令人伤感的时候。
起笔即写景设境,以“衰草”营造出荒凉凄冷的气氛,寓情于景,将“悲”字深植于离别的环境之中,为全诗定下哀婉的基调。
第二联:“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他沿着通向寒云之外的远路离去,而归途却是黄昏中飘雪的时刻。
这一联写送别时的具体现实,寒云压顶、暮雪纷飞,送行的视线随着友人的背影愈行愈远,情感愈加沉重,惜别之情凝于一线天际。
第三联:“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我自幼孤苦,早早便客居他乡,饱经风霜,直到近年才遇到你这位知己。
情绪转入内心的回忆与感慨,从个人身世切入,揭示自身命运的坎坷,并叹息知己相识之晚,情深意重,令人动容。
第四联:“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泪眼相对,竟说不出话来,世路茫茫,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
全诗在送别中始终贯穿一个“悲”字,这尾联将情感推至高潮。眼泪掩面、无言相对,充满失落与无奈,而“风尘何处期”更以动荡的现实渲染出重聚的遥遥无望。
整体赏析:
全诗以“悲”字为中心,由景入情,层层推进。首联写送别背景的萧瑟,次联写送别时的情状,再到三联转入身世感怀,最后以无尽相思作结。情感真挚,节奏舒缓,悲中有静,静中含痛。诗人将个人漂泊命运与知己相逢之难、别离之苦巧妙结合,使此诗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首人生之歌。它不仅写眼前离情,更包蕴了身世之叹与时局之悲。
写作特点:
- 以景衬情,情景交融:用“衰草”“寒云”“暮雪”营造悲凉氛围,使离别情绪自然流出。
- 情感递进,结构严密:从送别写到身世,再归结于无期的重逢,情感曲折深沉。
- 字字沉痛,语语有情:全诗语言质朴,却情意深厚,不尚雕饰,自成感人力量。
启示:
这首诗提醒我们,在风雨人生中,知音难遇,别离更难。当面对无法控制的命运和时代动荡时,人更需要一份情感的寄托与温暖。诗人以悲写别,却在深情中寄托希望——即便风尘阻隔,重逢终有期。这份对友情的珍视、对命运的省思,也能为我们今天的人生旅途中带来深刻启发。
关于诗人:
卢纶(约748-约798),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曾在河中任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诗较为雄放,多送别酬答之作,也有反映军士生活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