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 · 其一」刘禹锡

qiu ci i

「秋词 ·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年间,当时诗人刘禹锡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心情抑郁。这是他在贬居期间写下的《秋词》二首之一。尽管身处困顿,但诗人却没有沉溺于伤感,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赞美秋天,表达了自己不屈不挠的志气与胸襟。

第一联:“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古以来,人们常在秋日感伤孤寂,而我却认为秋天远胜春天。
这一联开篇便以鲜明的对比打破文人悲秋的陈旧思维,用“我言”二字点明诗人态度之独特坚定。“秋日胜春朝”不只是对季节的赞美,更是身处逆境中依旧昂扬进取的精神写照,显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与自信的气概。

第二联:“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高气爽之时,一只白鹤破云而上,也将我的诗情带入了高远的天空。
这一联用形象鲜明的画面展现了秋天的清朗与壮美:万里晴空,一鹤冲云直上,极具动势。“排云”一词尤为传神,寓示突破阻碍、奋力高飞。诗人或借鹤自喻,或以鹤象征孤高不屈,诗情亦随之升腾,奔赴天际,展现出超脱尘俗、奋发昂扬的情怀。

整体赏析:

全诗短短四句,却格调高亢、气势磅礴。诗人以强烈的主观情感打破传统悲秋之调,借“一鹤凌云”之景表达凌云之志,使景物描写与精神意志高度融合。既写秋之形美,又赋予秋深沉的精神内涵。诗情、哲理与画面完美结合,尽显诗人乐观豁达、昂扬不屈的性格风貌。

写作特点: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色在于立意新颖,情感高远。诗人反用“悲秋”题材,以议论入诗,独抒己见。语言简练有力,意象典型鲜明。“晴空一鹤”不仅描景,更寓志,用笔含蓄而有张力。四句之中情、景、理三者交融,令人回味无穷,堪称咏秋诗中的杰作。

启示:

这首诗给予我们重要的精神启迪:身处逆境之中,不必低吟哀叹,而应激昂前行。秋天虽有肃杀之气,却也拥有高远与澄明。真正的强者,不在于环境的顺逆,而在于内心是否依旧有光。刘禹锡用这首秋词告诉我们,即使世事不顺,也要如白鹤般破云而上,怀抱信念,勇往直前。

关于诗人:

liu yu xi

刘禹锡(772 - 842),字梦得,中山无极(今属河北)人,后迁洛阳。唐代中叶进步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这一时期具有独特成就的诗人。在他的创作中,不乏反映时事和民间疾苦的诗篇。艺术上,他既能继承前代优秀的文学遗产,又能从民间文学中吸取有益的养料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诗歌语言明快活泼,节奏响亮和谐,风格雄浑爽朗,为时人所推重,誉之为“诗豪”。尤其是仿民歌的《竹枝词》,于唐诗中别开生面。有《刘梦得文集》。

Total
0
Shares
Prev
「竹枝词 · 山桃红花满上头」刘禹锡
zhu zhi ci ii

「竹枝词 · 山桃红花满上头」刘禹锡

「竹枝词 · 山桃红花满上头」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刘禹锡 赏析:

Next
「悯农 · 其二」李绅
min nong ii

「悯农 · 其二」李绅

「悯农 · 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