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冠子 · 四月十七」韦庄

nv guan zi · si yue shi qi

「女冠子 · 四月十七」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韦庄

赏析:

这首词作于五代时期,由词人韦庄所作,是其闺怨词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韦庄以婉约缠绵、哀而不伤的风格著称,而此词又尤以细腻真实、情感动人著称。据传此词乃韦庄代女子之口而作,写的是女子在离别周年之际回忆旧事,情绪真挚,笔触细致,极具感染力。

第一段:“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四月十七这一天,正是去年的今天,你与我分别的那一刻。为了忍住泪水,我故意低下脸,不敢直视你,只是羞怯地轻蹙着眉头。
词人以精确的日期开篇,别具匠心地引出深刻记忆,将情感浓缩于具体时点。“忍泪”“佯低面”刻画少女内心挣扎;“含羞”“半敛眉”展现细腻神态,层层递进,情感饱满。

第二段:“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无人知。”
我竟不知自己早已魂销肠断,如今唯有梦境与我相伴。除了遥远天边的明月,又有谁了解我的思念?
下片承接相别后的凄苦心绪,梦境成为少女情感的唯一寄托,而月亮象征遥不可及的知音与见证者。“无人知”三字直击孤独之痛,将相思的苦楚推向高潮。

整体赏析:

整首词结构紧凑、感情真挚,以独特的“记日”方式引入主题,别具一格。“四月十七”这一开篇,不只是客观的时间标记,更是少女记忆中的情感节点,赋予日期以生命与感情。全词通过细腻的动作、神态描写,以及梦与月的意象,将女子内心的羞涩、思恋、痛苦与孤独层层展开,缠绵悱恻,令人动容。词风清丽而不失哀婉,质朴却极具表现力,堪称闺怨词中的典范之作。

写作特点:

词人采用了别具匠心的“纪年式”开篇,将时间与情感融为一体,独树一帜;在描写手法上大量运用白描,细腻描绘人物神态与心理,极具真实感与感染力;结构上上下片过渡自然,承转得体,情感递进层层深入,体现出韦庄深厚的艺术功力。意象方面,梦与月的双重寄托,不仅增强了词的抒情功能,也拓展了意境的空间。

启示:

这首词展现了韦庄作为词人对人情世故的敏感与把握,特别是对女性情感的理解与描摹,更显深情细腻。词中少女的相思之情,虽深藏于心却真切动人,提醒我们珍惜人间情感,尤其在离别之后,更应以真诚守护心中所爱。而“无人知”式的孤独与倾诉,也让人感受到理解与陪伴的珍贵,在喧嚣中不失温柔,是这首小词流传不息的根本原因。

关于诗人:

Wei Zhuang

韦庄(约836 - 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乾宁进士,后仕蜀,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存词五十余首,有四十八首见录于《花间集》​,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词人。

Total
0
Shares
Prev
「清平乐 · 莺啼残月」韦庄
qing ping yue · ying ti can yue

「清平乐 · 莺啼残月」韦庄

「清平乐 · 莺啼残月」莺啼残月,绣阁香灯灭。门外马嘶郎欲别,正是落花时节。妆成不画蛾眉,含愁独倚金扉,去路香尘莫扫,扫即郎去归迟。 韦庄 赏析:

Next
「女冠子 · 昨夜夜半」韦庄
nv guan zi · zuo ye ye ban

「女冠子 · 昨夜夜半」韦庄

「女冠子 · 昨夜夜半」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韦庄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