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鸣涧」王维

niao ming jian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夜山林的幽静与宁谧,王维以其深厚的诗词功底和精湛的山水画技艺,在诗中融入了浓厚的自然美感与哲理思考。诗取材于辋川别业一带的自然景色,诗人在这个隐居地通过观察自然景象,将大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空灵相融合,展现了他追求清幽闲适的理想生活。

第一联:“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人心宁静,桂花悄然飘落,夜色中春山一片寂静。
这一联通过对“人”和“山”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紧密结合。桂花的飘落并非用肉眼所见,而是通过“夜静”与“人闲”这一心境的描述,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细微变化的感知。通过这种写法,诗人不仅呈现了外界的景象,更突出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第二联:“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月亮升起,惊动了山中的鸟儿,它们时而鸣叫,回响在春涧中。
这两句通过“月出”和“惊山鸟”这样的动词描写,虽然表面上似乎打破了夜晚的静谧,却依然从另一角度烘托出了山涧的幽静。鸟鸣和溪水的声音与寂静的夜晚相对照,展现出一种自然的和谐与宁静,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整体赏析:

《鸟鸣涧》通过简洁的语言刻画了一个静谧的春夜景象。前两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通过“人闲”和“夜静”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暗示了人在面对大自然时能达到的一种空灵与超脱的境界。桂花的飘落虽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但诗人通过“夜静”的心境,赋予了这幅景象一种深远的哲理感。

后两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则以动态的鸟鸣和月光的照射为切入点,巧妙地打破了表面的静谧,带来了声音的细节,衬托出春山的清新与宁静。尽管“鸟鸣”与“月出”是动态景象,但它们并没有破坏诗中所描绘的静谧氛围,反而使得山水的幽静显得更加生动与和谐。王维通过动与静的对比,将宁静的意境推向了更深的层次,展现了他高超的诗歌技巧与深邃的自然哲学。

写作特点:

王维的这首诗展现了他独特的山水诗风格,诗人擅长通过精练的语言传递复杂的情感和哲理。在这首诗中,他通过简洁的描写,既捕捉了自然景象的细微变化,又通过这些变化传达出人心的宁静与空灵。全诗的动静结合极为自然,前后两联相互衬托,使得景物和情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王维通过这些写景的手法,赋予诗歌一种深沉的美感,同时表现出他对自然的深切体悟与内心的宁静追求。

启示:

这首诗向我们传递了追求内心宁静与超脱的智慧。在现代社会的喧嚣与纷扰中,我们常常迷失于外界的琐碎,而诗人提醒我们,通过静心观察自然,放下世俗的烦恼,我们可以触及内心的平和与空灵。这首诗也启示我们,真正的宁静不仅来自于外在环境的安静,更来自于内心的宁静与自我超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调节内心,去感受身边的每一处美景,获得身心的平和与满足。

关于诗人:

Wang Wei

王维(701 — 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王维是一位山水田园诗人,这是现今人们对其人其诗的一般印象。他的山水田园诗,兴象超远、意趣幽玄,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色韵清绝,广受后世读者喜爱。但王维其人,却从未真正成为山水田园之人。

Total
0
Shares
Prev
「听流人水调子」王昌龄
ting liu ren shui diao zi

「听流人水调子」王昌龄

「听流人水调子」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王昌龄 赏析:

Next
「山中」王维
shan zhong

「山中」王维

「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维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