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王维」孟浩然

liu bie wang wei

「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 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 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 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 还掩故园扉。

孟浩然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在离开长安、向友人王维辞别时所作。此时的孟浩然,怀才不遇、求仕无门,心中既有对理想破灭的苦闷,又有对知音的深情不舍。全诗没有华丽修饰,却以质朴之语,道出内心深沉的感慨。

第一联:“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如此寂寥孤独,还要等待什么?每日只是空自归来,徒然消磨光阴。
此联直抒胸臆,情绪低落到极点。“寂寂”写出环境的冷清,也写出心境的孤独,第一句即透出对前途彻底失望的情绪;“空自归”更显前路无望、心力交瘁的落寞。

第二联:“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本想归隐山林,寻那芳草幽处,却又不舍与你这位故人相别。
这一联由仕途受挫转入对友情的不舍。诗人渴望归隐自保,却因有王维这样的知己而难下决断,真情流露,格外动人。

第三联:“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如今掌权之人有谁肯提携我?世上像你这样的知音实在稀少。
此联进一步揭示自己仕途坎坷的原因,既有对权贵冷漠的愤懑,也有对知音难寻的感慨。“知音”之语,呼应前联“故人”,流露出对王维的深厚情谊。

第四联:“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我大概只合守着这一份寂寞,重新掩上故园的柴门,归隐山林吧。
结尾一联意趣深远。既有无奈之感,也透出一丝决绝。“守寂寞”与“寂寂”呼应,从头至尾贯穿始终,诗人归隐的决心已经下定。

整体赏析:

全诗写得平淡自然,语言朴素,但情感真实,感慨深沉。诗人以平静的语气道出求仕失意的痛苦、知音难觅的寂寞、归隐田园的决意。尤其是“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与“知音世所稀”,在冷清之中透出人情的温度,深切动人。孟浩然不以描绘风景为重,而是以真率之笔写胸中块垒,使诗意更添厚度与余韵。

写作特点:

  1. 语言平淡却情意浓烈:诗中无一辞采华章,却直击心灵,言浅而意深。
  2. 感情真实,结构自然:由写己之寂寞,引出不舍离别,再至无奈归隐,层层推进,情感起伏得当。
  3. 直抒胸臆,少雕琢痕迹:“寂寂竟何待”一句开门见山,毫不掩饰愁怨之情。
  4. 托物寓志,以景写情:虽然没有具体景象描写,但“芳草”、“故园扉”等意象仍构建起归隐的氛围,既传情也写志。

启示:

这首诗提醒我们,在人生低谷与理想受挫时,或许最值得珍惜的,是理解与守望的知音之情。求仕不遇虽令人痛苦,但如果能在纷扰中保持自我、知进退、识冷暖,也不失为一种境界。当现实关闭了一扇门,不妨回归初心,掩上“故园扉”,在内心深处寻得一方安宁。孟浩然的归隐不是逃避,而是一种超脱后的坦然,是诗人留给后人最真挚的人生态度。

关于诗人:

Meng Hao-ran

孟浩然(689 - 740),襄阳(今湖北襄阳)人,盛唐著名诗人。一生除四十多岁时曾往长安、洛阳求取功名而在北方作过一次旅行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故乡鹿门山隐居,或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李白在《赠孟浩然》中予以充分赞美,杜甫称其“清诗句句尽堪传”。

Total
0
Shares
Prev
「过故人庄」孟浩然
guo gu ren zhuang

「过故人庄」孟浩然

「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 赏析:

Next
「春晓」孟浩然
chun xiao

「春晓」孟浩然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