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雨独饮」陶渊明

lian yu du yin

「连雨独饮」
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
世间有松乔,于今定何间。
故老赠余酒,乃言饮得仙。
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
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
云鹤有奇翼,八表须臾还。
自我抱兹独,僶俛四十年。
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

陶渊明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公元404年,时年陶渊明四十岁。在连日阴雨、独自饮酒的寂寥中,他借饮酒之机反思人生哲理,表达了自己对自然规律的顺从态度,批判神仙长生之说,肯定“任真”之道。这不仅是一首饮酒诗,更是一首充满深沉哲思的哲理诗,映照出陶渊明不趋名利、不事虚妄的人生态度。

第一联:“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
人生于天地运行之中,最终终结是必然,自古以来皆是如此。
诗人开篇直陈“生死规律”,以达观语气揭示人生有限,奠定全诗沉静理性的基调。

第二联:“世间有松乔,于今定何间。”
世间传说中的神仙松乔,如今又在哪里呢?
质疑神仙之说的真实性,引发对人生态度的深思,表达诗人对虚妄不信的清醒。

第三联:“故老赠余酒,乃言饮得仙。”
一位年长者送我美酒,并称饮酒能使人得道成仙。
以诙谐笔调引出饮酒话题,转入主旨探讨,诗意自虚幻之说转入现实之乐。

第四联:“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
浅酌一杯,百种俗情顿时远离;再饮数杯,竟如忘却天地。
写出酒中忘情境界,引申至超然物外的心灵自由,映射出“任真”之意境。

第五联:“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
天地难道会离我们而去吗?只要顺应本真,自然无须争先逐后。
设问转折,强调顺应自然、回归自我才是“得道”的正道,体现哲学式的超脱。

第六联:“云鹤有奇翼,八表须臾还。”
云鹤有神奇羽翼,顷刻间可往返八方。
借用王子乔乘鹤升仙的典故,仍寓否定之意,暗指世俗追求皆属虚妄。

第七联:“自我抱兹独,僶俛四十年。”
我独自秉持这一理念,默默坚守已有四十年。
表达其不趋流俗、坚守“任真”的人格信念,也流露孤高与孤独的情感。

第八联:“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
身体终将随自然演变消亡,而那颗坚持本真的心又有何可言?
全诗结语,回归哲理总旨,体现出诗人旷达与彻悟,留下悠远回味。

整体赏析:

《连雨独饮》是一首借饮酒而抒写人生哲理的代表作。陶渊明开篇就指出“运生会归尽”,显示出其对生命有限性的一种清醒认知。通过对神仙之说的质疑,再转入饮酒忘忧、“任真”无求的状态,诗人表现出一种摆脱世俗束缚、顺应自然的旷达心境。整首诗虽是酒中所作,却不陷溺于欢饮之乐,而是借酒以寄托哲思,写出了自己数十年来坚守真性、远离虚妄的生命轨迹。其“独饮”的姿态,既有对现实社会疏离的隐含讽刺,也有对个人信仰的深切坚持。

写作特点:

此诗融议论、叙述、抒情于一体,以理入诗,富于哲理意趣。结构上层层推进,由生死论及神仙,再转向饮酒体验,最后归于“任真”信念,前后呼应,圆转自如。语言平实直白,却蕴含丰富深意,多用设问、转折,使诗意跌宕、情理交融。此外,诗中多引用典故,如“松乔”、“云鹤”,虚中寓实,增强了诗的文化厚度和深远意境。

启示:

这首诗所体现的人生态度,是对虚妄神仙之说的否定,对顺应自然、本真生活的赞赏。它启发人们不应逃避生死,而应在有限生命中保持内心的真纯与宁静。诗人所持的“任真”信仰,不是消极避世,而是一种智慧的人生态度,告诉我们即使在纷乱或孤寂中,也能保持人格的独立与思想的清明。

关于诗人:

Tao Yuanming

陶渊明(公元365年 - 427年)​,字元亮,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出生于江西九江附近的柴桑。他不仅在文学上开创了以田园为主题的新体裁,用平淡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而且他的诗文风格更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一种恒久的审美标准。

Total
0
Shares
Prev
「乞食」陶渊明
qi shi

「乞食」陶渊明

「乞食」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衔戢知何

Next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王昌龄
tong cong di nan zhai wan yue yi shan yin cui shao fu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王昌龄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 王昌龄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