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远 · 其六」李白  

ji yuan vi

「寄远 · 其六」
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
相思无日夜,浩荡若流波。
流波向海去,欲见终无因。
遥将一点泪,远寄如花人。

李白

赏析:

这首诗当作于唐代,是一首深情的相思诗。诗人借助江河流波的意象,表达了对远方佳人的深切思念。诗中的“阳台”典故源自楚辞,象征着相会之地,而“楚水”“黄河”则构成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阻隔,使思念更加深沉而无望。

第一联:“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
佳人远隔在楚地的流水那边,而黄河岸边的春草又再度生长。
诗人以“阳台”象征情人居住之地,以“楚水”和“黄河”分别暗示空间和时间的阻隔,突出了思念的漫长和遥远。

第二联:“相思无日夜,浩荡若流波。”
相思之情不分昼夜,如同江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
诗人用汹涌的流水来比喻自己无法停息的相思,极具动态感,强调了思念的深切与绵长。

第三联:“流波向海去,欲见终无因。”
江水奔流向大海,而我想要见你却毫无机会。
水波虽不断流动,却无法通向思念之人,这种象征手法进一步渲染了相思的无望与无奈。

第四联:“遥将一点泪,远寄如花人。”
只能将这一滴相思之泪,遥寄给如花般美丽的人。
尽管相思无望,但诗人仍执着地寄托感情,以泪寄情,表明思念之深和痴情不改。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设下空间与时间的阻隔,使得相思显得更为遥远;随后以“浩荡若流波”展现思念之深,并借江水流向大海的意象,写尽思念而无法相见的无奈。最后,诗人虽明知相思无望,仍愿以泪寄情,表达执着的情感。这种深情而无望的相思,使全诗笼罩在淡淡的哀愁之中,充满悲剧色彩。

写作特点:

  1. 用典自然:诗中的“阳台”源自《楚辞》,暗示佳人远隔,增强诗歌的文化韵味。
  2. 寓情于景:以流水象征相思,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使思念更加可感。
  3. 层层递进:从空间、时间的阻隔,到思念的浩荡,再到相思无望,最后以泪寄情,情感发展逐步加深。
  4. 哀而不伤:尽管诗歌充满无奈和惆怅,但诗人仍执着于相思,使情感真挚而动人。

启示:

这首诗以江河比喻绵长的思念,展现了古人对爱情的忠贞和执着。它告诉我们,即便现实中有重重阻隔,真挚的情感依然可以跨越时空存在。这种深沉的思念虽带有悲剧色彩,却也彰显了感情的美好与珍贵。

关于诗人:

Li Bai

李白(701 - 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诗堪称中国文学史上最璀璨的星座之一,而其中最耀眼的明星当属李白。李白将中国的古典诗歌,尤其是浪漫主义诗歌推向了顶峰,并以卓越的成就影响了古今中外一代代优秀文人。

Total
0
Shares
Prev
「秋思 · 其二」李白  
qiu si ⅱ li bai

「秋思 · 其二」李白  

「秋思 · 其二」燕支黄叶落,妾望自登台。海上碧云断,单于秋色来。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李白 赏析:

Next
「江畔独步寻花 · 其一」杜甫
jiang pan du bu xun hua i

「江畔独步寻花 · 其一」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 · 其一」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杜甫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