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ji yu wang chuan zhuang zuo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灾。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王维

赏析:

这首诗作于王维隐居辋川蓝田期间。辋川地处终南山下,山林田园相映,环境清幽宜人,是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禅”境界的主要寄托地之一,《积雨辋川庄作》正是他隐居生活中重要的代表作。全诗描绘了连绵阴雨后的庄园风景与田家生活,寄托了诗人内心的澄澈与超然,呈现出一种物我两忘、与自然契合的闲适之境。

第一联:“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连日阴雨后,山林湿润,灶火燃起缓慢;村中人家蒸藜炊黍,为东边田地里劳作的人送饭。
此联通过写山中雨后烟火不易燃起,表现出空气湿润的状态,“迟”字极妙,形象生动。下句转入人事,村妇蒸煮粗食为农人送饭,点出“烟火”的缘由,描绘了一幅自然与农事和谐共处的图景,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亲近与欣赏。

第二联:“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宽阔水田间白鹭飞翔,浓荫夏树中黄鹂啼鸣。
此联写积雨后的辋川风景。“漠漠”、“阴阴”描绘出辽远、幽深的空间感,而“白鹭”与“黄鹂”的动态点缀,使整幅画面色彩生动、层次丰富,听觉与视觉兼备,宛如山水画卷徐徐铺展,表现出雨后宁静而生机盎然的自然气息。

第三联:“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我在山中修习清静之道,清晨观赏木槿;松下守斋时采撷沾露的葵菜。
此联转入自我生活状态,描绘诗人日常之所为——观槿花朝开暮谢,顿悟生命无常之理;折露葵为食,体现隐居清修、远离尘世之志。清净、淡泊的生活方式与自然相融,正是诗人归隐生活的真实写照。

第四联:“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如今的我如同庄子笔下的“野老”,已无心与人争座,为何海鸥还会疑我有诈?
结尾两句连用庄子与列子中的典故,借“野老争席”写与世无争之心态,借“海鸥相疑”写心境清明而无所图。通过反诘语气表达诗人对世俗误解的淡然,同时也带有一丝自嘲与慨叹,强化其超脱尘世、不求理解的情怀。

整体赏析:

这首诗结构严谨,前四句写自然风光与农家劳作,后四句写隐者自身修身养性之趣,最后归于超然哲思。全诗意境清幽,风格淡雅,情感沉静而蕴含哲意。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生活细节的展现,抒发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也流露出在隐居生活中获得的精神自由。诗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逐步推进,从观察、参与,到最终感悟、抽离,层次分明,意味深长。

写作特点:

全诗展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禅”的典型风格。用笔简淡而意境深远,以极简的语言勾勒出雨后田园之清新与静谧。结构上采用“景—事—人—理”的布局,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语言方面清丽自然,色彩鲜明,“漠漠”“阴阴”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末联典故融入,富于哲理,使整首诗由静观自然升华为人生体悟,风格隽永耐品。

启示: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诗人隐居田园后的宁静生活,更表达了他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内心境界。在纷扰尘世之外,诗人选择回归自然,以简单的生活、清净的心性实现精神的圆满。这首诗启示我们,真正的自由并非脱离世俗,而是在面对世俗时,能保有一份清明与从容;在自然中观照人生,于静谧中体悟无常,亦不失为现代人追求心灵平衡的一种方式。

关于诗人:

Wang Wei

王维(701 — 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王维是一位山水田园诗人,这是现今人们对其人其诗的一般印象。他的山水田园诗,兴象超远、意趣幽玄,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色韵清绝,广受后世读者喜爱。但王维其人,却从未真正成为山水田园之人。

Total
0
Shares
Prev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王维
he gu zhi she ren zao zhao da ming gong zhi zuo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王维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Next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jiu yue jiu ri yi shan dong xiong di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