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怨」李益

gong yuan · li yi

「宫怨」
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
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李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中宠幸与失宠的鲜明对比,以宫漏滴水不尽象征冷宫女子度日如年的哀怨情绪。长门宫是汉武帝冷落陈皇后的居所,因此成为历代诗人表现宫怨的重要意象。诗人通过先写昭阳宫的荣宠之乐,再转写长门宫的冷落之苦,形成强烈反差,使宫怨之情更显深沉凄切。

第一联:“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
春晴时桃花盛开,露水打湿花瓣,花香弥漫宫殿;皎洁的月光下,昭阳殿里歌舞笙箫通宵未歇。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春夜宫廷的繁华景象。春花被露水沾湿,愈显娇艳,花香在夜风中飘散,使整个宫殿氤氲着幽香,充满温柔与欢愉的氛围。而皎洁的月光映照昭阳殿,那里正笙歌不断,宠妃们沉浸在无尽的欢乐之中。这两句不仅写景,更烘托出承宠者的幸福,使宫廷的繁华显得尤为耀眼。

第二联:“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宫漏仿佛滴入了无尽的海水,长夜漫漫,滴水声在长门宫回响整夜。
诗意陡然一转,从昭阳宫的繁华转入长门宫的凄凉。宫漏滴水本是衡量时光流逝的器具,此刻却仿佛被注入海水,变得绵延无尽,使人倍感夜晚的漫长。长门宫的女子听着这无休无止的滴水声,在孤寂中度过难熬的一夜。诗人用“海水”来形容宫漏之无尽,极具夸张与象征意味,将怨妇的愁苦推向极致。

整体赏析: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通过鲜明的对比,塑造出宫廷女子境遇的巨大反差。诗人先写昭阳宫的歌舞升平,再写长门宫的寂静凄冷,欢乐与孤苦形成强烈对照,使宫怨之情更加深刻动人。

从艺术手法上看,诗歌运用层层递进的对比结构。起初,诗人只描写昭阳殿的景象,并不直言宫怨,使读者沉浸在温馨华丽的画面之中。随后,诗意陡然翻转,将镜头切换到长门宫,使得怨者的苦楚在荣宠的衬托下更显凄凉。结尾句中的“滴”字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亦是孤独者敏感的心声,使整首诗的情感张力更加强烈。

写作特点:

  1. 对比鲜明,反衬宫怨:前两句描绘宠妃的欢乐,后两句转入冷宫的悲苦,以强烈的反差突出宫怨的深沉。
  2. 借景抒情,寓意深远:用晴花、月光、笙歌描绘宠幸,用宫漏、长夜、滴水表现失宠,巧妙借助景物表现人物情感。
  3. 夸张与象征手法并用:用“似将海水添宫漏”形容时光难熬,使宫怨的痛苦被放大到极致,充满悲剧色彩。
  4. 情感递进,层层推进:由宠爱到冷落,由欢乐到寂寞,由短暂的良宵到漫长的愁夜,使宫怨之情更具层次感。

启示:

这首诗揭示了深宫女子的命运无常,在荣宠与冷落之间,人生浮沉往往难以掌控。它不仅是对个体命运的叹息,也是对封建制度下女子无奈境遇的深刻描绘。诗人通过对比手法,生动再现了宫廷生活的两极化,使读者在感叹命运多舛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人生的无常与变幻。这种借景抒情、虚实相间的表现方式,使全诗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成为千古传颂的宫怨佳作。

关于诗人:

li yi

李益(748 - 829),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或列入“大历十才子”,他写边塞题材的作品最为有名,尤以七言绝句见长。其诗音律和美,为当时乐工所传唱。

Total
0
Shares
Prev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yi jia bie hu shang ting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戎昱 赏析: 这首诗作于搬家时,抒写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

Next
「归雁」钱起
gui yan · qian qi

「归雁」钱起

「归雁」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钱起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