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王维

feng he sheng zhi cong peng lai xiang xing qing ge dao zhong liu chun yu zhong chun wang zhi zuo ying zhi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王维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诗人王维时在长安。天子出游,上自宫阙,下至民居,皆在春雨氤氲之中。诗人站在阁道高处,望见渭水、黄山、上苑、凤阙等胜景,于是写下这首诗,描绘春日帝都长安的盛景,并借景抒情,寓意皇帝顺天应时之政事,以“寓规于颂”之笔法,彰显典雅雍容之风。

第一联:“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渭水曲折自流,萦绕着古代秦地的边塞;黄山如旧地盘旋,在汉代宫阙旁斜斜伸展。
起笔以宏大视角勾勒西北风光,渭水与黄山交织成古都长安的时空背景。“秦塞”“汉宫”承载历史厚重,写景中已渗透文化积淀。

第二联:“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皇帝的銮舆远远穿出宫门边的柳树,从阁道上回望上苑盛开的繁花。
由远景转入近景,画面由广阔转向集中,着重描绘帝王出行的动态场景。“千门柳”“上苑花”点明春色,“回看”含带情思转折,春望由外至内,铺陈出皇家行幸的风采。

第三联:“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云雾缭绕中,帝城高耸的双凤阙矗立眼前;春雨濛濛中,万户人家春树生意盎然。
这两句构成一幅立体“雨中春望图”。凤阙如云中飞鸟,春树似烟雨中绿意,视觉上高低错落,气氛上清新明丽,展现长安之大、美、盛。

第四联:“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这次皇帝出行,是为了顺应春天阳气、推行时令政务,并非单纯为了游玩赏春。
结尾点明主旨,回应题意:“雨中春望”不仅是视觉之美,更寓政治教化之理。诗人借颂皇帝“乘阳气行时令”,将皇家春游提炼为符合天道的礼仪之举。

整体赏析:

全诗以“望”为线索,层层推进。从远眺渭水黄山,转入皇帝銮舆所经之处,再至云雾雨中长安全景,最后落笔于皇帝出行的深意。诗人借高处之望,融合空间之广、时间之深、情感之厚,构成一幅帝都春日的宏大图卷。既有“帝城”高远肃穆的宫阙之美,也有“万人家”雨中树影的生活气息,情景交织,自然与礼制同绘,现实与理想共融。

写作特点: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在于视角高远、构图立体、寓意深厚。全诗从“阁道”之上俯瞰帝城,以动写静,以望写景。渭水与黄山、柳树与花、凤阙与春树,处处动静相生、远近相映。同时,结尾巧用“不是宸游玩物华”一句,化抒情为赞颂,展现唐代诗歌中“规讽并行”的典范。结构上对仗工整,节奏自然,语言典雅,风格庄严却不失温润。

启示: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一幅盛唐春日帝都图,更在画意中寓政理,在咏春中藏规谏。诗人以广阔的胸怀与审慎的笔法,将自然美与政治意图熔于一炉,彰显诗以载道的高境。对于今人而言,这首诗启示我们:在描摹大美风景之时,也可以融入时代关怀,以诗意之笔承载更深远的理想与责任。

关于诗人:

Wang Wei

王维(701 — 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王维是一位山水田园诗人,这是现今人们对其人其诗的一般印象。他的山水田园诗,兴象超远、意趣幽玄,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色韵清绝,广受后世读者喜爱。但王维其人,却从未真正成为山水田园之人。

Total
0
Shares
Prev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王昌龄
tong cong di nan zhai wan yue yi shan yin cui shao fu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王昌龄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 王昌龄

Next
「椒园」王维
jiao yuan

「椒园」王维

「椒园」桂尊迎帝子,杜若赠佳人。椒浆奠瑶席,欲下云中君。 王维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