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宫人庆奴」
李煜
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芳魂感旧游。
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宫女在春日里感慨年华流逝、风情不再的伤感情绪。词中的女子曾受宠于宫廷,如今却随着青春的消逝而被冷落,往昔的恩爱与美好回忆只能在旧地重游时徒增伤悲。全词以她的口吻诉说,既表现出宫廷女子的寂寞无奈,也隐约透露出封建制度下女性命运的悲哀。尽管是李煜代为抒写,但其中的深情与细腻的笔触,使这首怨词格外动人。
第一段:“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芳魂感旧游。”
年华渐渐老去,每逢春天便羞于面对,到处游览,芳魂犹存,却只是徒增伤感。
开篇“风情渐老”直指女子青春不再,容貌衰退。“见春羞”形象地表现出她面对春光明媚的景色时的自惭形秽之感,春花盛开,映衬出自身的衰老,愈加显得羞怯。下句的“到处”既指现实中的宫苑旧地,也象征她昔日的恩爱时光,如今重游故地,昔日的情感已成虚幻,只剩下孤寂与叹息。这一段写出了女子的伤春之情,也隐含着深深的身世之悲。
第二段:“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
多谢这垂柳仿佛与我相识,故意垂下轻柔的柳丝拂过我的发鬓。
此句以柳枝拟人,借“长条”暗指宫女自身。“似相识”照应“感旧游”,女子在柳枝飘拂的触感中,仿佛感受到旧日的情意。这种细腻的拟人化手法,使景物赋予了情感色彩,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意味。而“强垂”二字更显无奈,柳枝无意迎风飘拂,却让人误以为它在刻意招引,就如同女子明知自己已经失宠,却仍存有一丝希冀,试图重获昔日恩宠。柳枝本无意,她却心有所感,这种自伤自怜的心理描写,使词意更加深沉。
整体赏析:
全词以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通过女子的视角展现了她对青春流逝、旧情难再的感慨。前两句写景,描绘春日美景与女子自身的对比,反衬出她的悲哀情绪;后两句借物抒情,通过柳枝的“相识”与“强垂”映衬她内心的孤寂无奈。全词情感真挚,细腻深沉,既表现了宫廷女子命运的悲剧,也隐含着词人自身对于时光易逝、身世变迁的慨叹。
写作特点:
- 寓情于景,借景抒怀:以春光明媚反衬自身衰老,以柳枝的拂动寄托内心的落寞,增强了抒情效果。
- 拟人化手法:赋予柳枝情感,使其仿佛与女子相识,从而营造出既温柔又哀婉的氛围。
- 语言婉转含蓄:“强垂”二字格外生动,既展现了女子的心境,又透露出她的无奈与感伤。
- 层层递进的结构:从自伤年华,到重游旧地,再到借柳枝寄托感情,使情感逐步加深,愈显悲切。
启示:
这首词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宫廷女子命运的悲哀,她们的青春往往被禁锢在深宫之中,一旦失宠,便只能在孤寂中回忆过去的繁华。词中女子的哀伤,不仅是个体的悲剧,也是整个时代女性命运的缩影。同时,诗人通过她的口吻,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这种惆怅的情绪,超越了时代与身份,能引发世人对于人生际遇的共鸣。
关于诗人:
李煜(937 - 978),南唐皇帝,号钟隐,又号钟峰白莲居士。李煜多才多艺,工书善画,能诗擅词,又精通音乐。李煜的词特别是后期的词作,主要是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感受,表现出了亡国的愁恨,生命不能自我主宰的悲哀,命运的虚无幻灭和人生的悲哀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