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宫怨」王昌龄

chun gong yuan wang chang ling

「春宫怨」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王昌龄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时期,是王昌龄借古讽今的一首宫怨体诗,表面上写的是汉代后宫佳丽失宠的哀怨,实则暗讽当时唐玄宗对杨贵妃的专宠与沉溺,不理政事。诗人借用历史人物卫子夫的典故,通过含蓄的笔法和清丽的意象,深刻表达出宫中失宠女子的幽怨与对朝政荒废的忧思。

第一联:“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昨夜春风吹开了露井边的桃花,未央宫前高悬着明亮的圆月。
这一联以景起情,春夜桃花盛开,宫殿前月光皎洁,描绘出一幅清幽冷艳的画面。然而这美景却成了对比哀怨的背景——桃花暗喻新人得宠,而“未央”已不再属于曾经的宠妃,“月轮高”更蕴含出“可望而不可即”的落寞之情,表现出深深的失落与惆怅。

第二联:“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平阳府中的歌舞女子新得皇帝宠爱,春寒时节却仍蒙恩赐锦袍。
这一联点明了被宠之人的身份及受宠之深。“新承宠”揭示出卫子夫由歌女而成为宠妃的转变,而“春寒赐锦袍”更突显皇帝对新宠无微不至的关怀,这种“过分关爱”在诗人笔下却成为讽刺与哀怨的象征,暗中透露出旧人失宠后的冷寂与心理的不平。

整体赏析:

这首诗虽写宫怨,却通篇不见一个“怨”字,以古事写今情,讽刺之意藏而不露,尤显高妙。诗人巧妙地将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交融,以春夜桃花、皎洁圆月衬托出失宠女子的孤寂;又以“锦袍”写宠爱之深,反衬被遗弃者的悲凉。全诗语淡情深,寓讽于婉曲之中,读来余味无穷。

写作特点:

  • 借古讽今:诗人以汉武帝与卫子夫之事影射唐玄宗专宠杨贵妃,批判现实而不直露其锋芒。
  • 情景交融:通过描绘桃花、月轮、锦袍等景物,传达复杂细腻的感情,增强艺术感染力。
  • 寓怨于静:虽写宫怨,却不见怨字,诗中情绪隐忍内敛,更显哀怨深沉。
  • 讽刺含蓄:诗中对帝王沉迷声色、不理朝政的讽刺,通过细节传神表达,意味深长。

启示:

这首诗用婉约含蓄的方式揭示出朝政荒废、后宫争宠的乱象,表现出诗人深切的现实关怀。它提醒人们,权力与宠爱之下,往往隐藏着被忽视的痛苦与不公;而一个国家的兴衰,也往往与君王的取舍紧密相关。讽喻之诗的力量,正是用最柔婉的笔触,点出最沉重的现实。

关于诗人:

Wang Chang-ling

王昌龄(约690 - 约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王昌龄诗以边塞、闺情宫怨和送别为多,生前就负盛名。他的七绝与李白并称,被誉为“七绝圣手”。

Total
0
Shares
Prev
「出塞」王昌龄
chu sai

「出塞」王昌龄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 赏析:

Next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fu rong lou song xin jian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