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作」
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赏析:
这首诗创作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背景为唐代边疆局势紧张。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与吐蕃作战失败,王维作为监察御史,奉命出塞宣慰,诗中描写了这一历史背景下的边疆军事形势。王维通过诗歌表现了当时边境的紧张气氛以及唐军将士的英勇和镇定。
第一联: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居延城外,猎人追逐天骄,白草如海,野火熊熊燃烧。)
这一联通过描绘广袤的居延城外的草原,渲染了吐蕃猎手追逐天骄的壮丽场景,表现了边境局势的紧张。白草连天与燃烧的野火不仅描绘了草原的荒凉和风力强劲的环境,还暗示了战火即将爆发,增添了情节的紧迫感。与《燕歌行》中的“猎火照狼山”相呼应,进一步加深了战斗的象征意味。
第二联: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在暮云低垂的空旷沙漠上,驱马驰骋,秋日平原上,射击雕鸟正当时。)
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吐蕃猎手的英勇与强悍,描绘了他们在荒凉的沙漠和秋日草原上的驰骋和射猎情景。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诗人传达了边疆环境的险恶,同时也暗示了吐蕃军队的力量与气势,为下文的唐军应对做铺垫。
第三联: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护羌校尉清晨登上障堡,破虏将军在夜晚渡过辽河。)
这两句通过精巧的对仗,展示了唐军的应对策略。虽然没有具体描述战争场面,但通过“朝”和“夜”的对比,突出了军事行动的迅速与紧迫,描绘了唐军的战略部署和高效执行。将军们在白天防守,夜晚进攻,表现出唐军高效迅速的军事行动。
第四联: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玉柄弓、角弓和珠勒马是朝廷为胜利将领崔希逸准备的奖励。)
这两句点出诗歌的结尾,表明唐朝政府对边疆将士的奖赏。通过提及霍去病等历史人物,诗人赋予了崔希逸荣誉的象征,突显其战功卓著。这不仅让诗歌的主题得到升华,也体现了唐朝的英雄气概和奖励机制。
写作特点:
- 对比的巧妙运用:全诗采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前四句描写吐蕃的强大与气势,后四句则表现唐军的镇定与英勇。通过将敌我两方的对比,诗歌突出了唐军在艰难局势中的勇敢与最终的胜利。
- 精巧的构思:诗人在描写战斗前景时没有直接描绘冲突的激烈场面,而是通过环境与人物的象征性描述让读者感受到紧张氛围,从而间接地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历史典故的运用:诗歌中引用了霍去病的典故,不仅增加了诗的历史感,也巧妙地借用了历史人物的英雄气概,为崔希逸的军事才能增添光彩。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精心的构思和对比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边塞的紧张局势和唐军的英勇气概。王维巧妙地通过对吐蕃猎手的强悍描写与唐军的沉稳反应相对照,突出了唐军在困境中的镇定和强大力量。诗中的历史典故与对敌我双方的描写,不仅增强了情感的张力,也将唐代边疆的英雄气概呈现得淋漓尽致。整体来看,诗歌通过细腻的笔触与对比的表现,成功塑造了唐军坚强与威武的形象。
关于诗人:
王维(701 — 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王维是一位山水田园诗人,这是现今人们对其人其诗的一般印象。他的山水田园诗,兴象超远、意趣幽玄,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色韵清绝,广受后世读者喜爱。但王维其人,却从未真正成为山水田园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