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 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 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 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 渔歌入浦深。
赏析:
这首诗作于王维晚年时期。当时的他已厌倦朝政纷扰,退隐辋川山居,过着恬淡清幽的生活。《酬张少府》是他在此期间与友人应和唱答之作,诗中借景寄情,既有自述隐逸志趣的淡泊之意,也流露出对时局无能为力的无奈情怀。
第一联:“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年岁已高,只愿过平静安宁的生活,世事纷扰再也不想去理会。
看似超然物外,实则“惟”字透出内心的矛盾与不得已,表明这种“好静”并非天性,而是形势所逼下的选择。
第二联:“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自觉才疏智浅,无力匡时,只好空有归隐山林之念。
诗人以自谦口吻表达对国家局势的无力与哀伤,点出“归隐”之由。结合王维当时的境遇,这是他对仕途失意的深切回应。
第三联:“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松林微风轻拂衣带,山间明月映照琴弦。
这一联诗意尤为优美,以动静结合的意象描绘出恬淡悠远的隐居生活。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寄情于风月之中,诗情画意极浓。
第四联:“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你问我人生的穷通之理,我只愿听那渔歌深唱远去。
诗人以典代言,借用《楚辞·渔父》之意,化解“穷通”之问,以渔歌象征内心的洒脱与超然,最终落笔于含蓄蕴藉的淡泊哲思。
整体赏析:
全诗采用由内到外、情景交融的手法展开,从晚年的自况到山林的闲适,再到对世事的超然回应,一气呵成,情意深远。王维以其一贯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风格,将心中隐逸的志趣与自然山水巧妙结合,渲染出一种虚静幽远、出世入道的氛围。在哲理意境与艺术表达上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写作特点:
本诗语言朴素而内涵深远,善于通过简洁意象寄托复杂情感。首联直陈心迹,却以词微情深;颔联以“空知”二字点出无奈本心;颈联则写景如画、情景交融;尾联则化典入诗、收束全篇,于含蓄中见精神,展现王维独具风骨的诗风。整首诗抒情不露痕迹,哲理不落窠臼,是王维隐逸诗中的上乘之作。
启示:
这首诗体现了王维在世事纷扰中追求内心清静的态度,也揭示出在无法改变外界时,如何转向自我安顿的一种智慧。无论身处穷达,若能守住内心宁静,便是对人生最洒脱的回应。这种以退为进、以静制动的处世哲学,至今仍值得深思与品味。
关于诗人:
王维(701 — 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王维是一位山水田园诗人,这是现今人们对其人其诗的一般印象。他的山水田园诗,兴象超远、意趣幽玄,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色韵清绝,广受后世读者喜爱。但王维其人,却从未真正成为山水田园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