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植海石榴」柳宗元

xin zhi hai shi liu

「新植海石榴」
弱植不盈尺,远意驻蓬赢。
月寒空阶曙,幽梦彩云生。
粪壤擢珠树,莓苔插琼英。
芳根閟颜色,徂岁为谁荣。

柳宗元

赏析:

这首《新植海石榴》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是他谪居潇水之滨、归隐山林时所写的一首咏物诗。彼时的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政治抱负受挫,仕途无望,在偏远之地的幽居生活中自植花木,以慰寂寞,亦藉以托志。诗中所咏的“海石榴”(即山茶花)乃从海外传入的奇卉,象征着高洁、美丽而不合流俗的存在。柳宗元借新植未成活的海石榴,寓自身之遭际,通过写物写梦、写境写情,寄托了浓重的自伤、自怜、自勉之意。

第一联:“弱植不盈尺,远意驻蓬瀛。”
这株新栽的花木尚且不足一尺高,柔弱纤细,却心向遥远仙山蓬瀛之境。
开篇由外形写起,描绘海石榴孱弱纤小之状,但随即转向它“远意”之所在,将其志向寄托于“蓬瀛”仙境。这一对比,映出诗人怀才不遇、心志高远却命运潦倒的悲凉现实。

第二联:“月寒空阶曙,幽梦彩云生。”
在寒夜中独卧空阶,望见月色渐西,昏沉之际梦中浮现彩云般的幻景。
此联写时间的流逝与梦中所见,将海石榴的幻梦具象化,既含有对于理想状态的渴望,也透露出现实中苟延残喘的无助。梦境如彩云般缥缈美丽,却虚无不实,映照出生命中难以企及的辉煌。

第三联:“粪壤擢珠树,莓苔插琼英。”
在污秽的粪壤中想要栽成珠树,在青苔遍地的荒地中妄图插下琼花。
此联转向现实,写美梦遭遇环境的严酷。高贵之物植于卑劣之境,正是海石榴所处的境地,也正是柳宗元身陷贬地的写照。意象瑰丽而语意悲凉,是全诗情感最为深隐处的凝结。

第四联:“芳根閟颜色,徂岁为谁荣?”
芳草的根还保留着些许颜色,而往昔的年岁早已流逝,曾经的荣光是为谁而盛放?
尾联感情爆发,将梦境拉回现实,追问那曾经的辉煌究竟为了谁、为谁而逝?这不只是对海石榴的设问,更是诗人对自我生命意义的反思与质疑。一句“为谁荣”,隐含无尽哀伤与怨悔,充满了哲思的痛感。

整体赏析:

此诗表面上是一首咏物之作,实则通篇托物寓志,借新植而未盛的海石榴映射诗人自身被贬、沉寂、挣扎而又不甘的精神状态。海石榴弱小、萎顿、根植荆棘粪土之中,而其心却向着遥远蓬瀛,那是一种近乎悲壮的高洁。这种极端的环境对比,实为诗人自况——政治上的放逐者,理想的执守者,孤高却受困于泥涂之中。

“彩云生”“琼英”“珠树”等意象所构成的梦境绚烂非常,然而“粪壤”“莓苔”等实境又将其梦境一一粉碎,这正是诗人内心希望与绝望并存、理想与现实对抗的痛苦写照。最后一句“徂岁为谁荣”更是振聋发聩,它不是对一株花的哀叹,而是诗人对整个生命意义的深层诘问。

《新植海石榴》一诗展现了柳宗元“物我两忘”的写作境界,以物起兴、以情转意,最终将读者带入一个哲思与美感交融的深邃空间。它既是诗人自画像,又是一幅精神的浮雕,苍凉中含有清醒,冷静中饱含烈火。

写作特点:

  • 借花写人,物我交融:
    以海石榴寓己,情感与意象紧密缠绕,展现出极高的诗歌象征艺术与情感投射能力。
  • 梦境与现实交织:
    以梦幻之境映照现实之苦,虚实互映,使诗意在浮光掠影间获得深层张力,哀而不伤,怨中带静。
  • 语言精炼,意象华美:
    诗句辞藻简约却极富画面感,如“珠树”“琼英”等皆富有质感与光泽,呈现出极高的咏物写意技艺。

启示:

人在困境之中,依然可以保持对理想的眷恋与坚守。即便身处“粪壤”“莓苔”的卑劣之地,仍不忘“驻意蓬瀛”的高远之志。这正是柳宗元人格中那种“内刚外冷”的精神写照。他用一株弱小的海石榴传达出对生命尊严、人格高洁、理想坚持的信仰。这首诗提醒我们:美不仅属于盛放时的繁花似锦,也属于困境中的默默坚守。就像“芳根閟颜色”,生命的光辉或许早已暗淡,但它的意义仍在岁月中悄然积聚与延续。

关于诗人:

liu zong yuan

柳宗元(773 - 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贞元九年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贬永州、柳州。其文峭拔峻洁,《永州八记》确立山水游记范式;寓言《三戒》《捕蛇者说》揭露时弊;诗歌清峻孤峭,《江雪》"孤舟蓑笠翁"写遗世独立。与韩愈并称"韩柳",同列"唐宋八大家"。在贬谪中深化文学创作,刘禹锡编其遗作为《柳河东集》,后世誉其"文如其人,峻洁精微"。

Total
0
Shares
Prev
「早梅」柳宗元
zao mei · liu zongyuan

「早梅」柳宗元

「早梅」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柳宗元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