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公房」綦毋潜

man gong fang

「满公房」
世界莲花藏,行人香火缘。
灯王照不尽,中夜寂相传。

綦毋潜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作于诗人游历佛寺之际。“满公房”应为佛寺殿阁或高僧住处的别称,诗中所写莲花、香火、灯王等,皆与佛教形象相关,既有实景描绘,也蕴含宗教象征意味。全诗以精简之笔描摹出一处夜色佛境的静谧与庄严,并暗含诗人对永恒与心灵安宁的体悟。

第一联:“世界莲花藏,行人香火缘。”
莲花遍布世间,犹如佛国净土的庄严宝藏;来往的行人因景而起虔诚香火之缘。
“世界莲花藏”源自佛教经典中“莲花藏世界海”,是大乘佛教宇宙观中的至净世界,被认为是毗卢遮那佛所居之华藏庄严净土,莲花象征清净、智慧与觉悟。诗人以此为喻,将眼前佛殿莲花与理想中的净土相连,既写实景,又寄托向往。“香火缘”写凡人因目睹圣境而生的信心与善缘,含有佛门劝善之意。

第二联:“灯王照不尽,中夜寂相传。”
万灯之王光辉无尽,即使在深夜,寂静也仿佛被光明相续传递。
“灯王”是佛教盛大法会中供奉的最大、最明亮的长明灯,象征佛陀智慧之光普照十方,永不熄灭。在密教与华严宗中,灯王常被视为供养的至高象征,寓意法界无边、光明恒常。“照不尽”不仅写光明普照,也寓示佛法无穷无尽;“中夜寂相传”将视觉的光辉与听觉的寂静交织,营造出超尘绝俗的空灵氛围。

整体赏析:

这首诗借佛寺夜景描绘出一个静穆而明净的境界。首联自宏观的“世界莲花藏”起笔,铺展庄严盛景,并以“香火缘”引入人的情感与参与;次联收束于“灯王”与“中夜寂”,以光与静的对比,表现了圣境的深邃与恒常。诗中既有浓郁的佛教意象,又有诗人沉浸其中的感悟,使短短二十八字兼具画面感与哲思。全诗语言质朴无华,却能借宗教意象引发读者的心灵共鸣。

写作特点:

  • 佛教意象浓郁:莲花、香火、灯王皆为佛教象征,构成净土氛围。
  • 动静结合:香火的热烈与深夜的静谧交织,层次分明。
  • 象征与写实相融:既是夜宿佛寺的实景,也寓含心灵光明与智慧永续的象征。
  • 语言简约而意境深远:寥寥数笔勾勒出佛境的空灵与恒久。

启示:

这首诗展现了美景与宗教意象融合所带来的心灵震撼。它提醒人们,美不仅在于视觉的华丽,更在于内心的净化与安宁。莲花、长明灯与静夜的结合,寓示智慧与光明能穿越时间与空间,恒久不灭。读者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也能感悟到在喧嚣之外,需守护一份内心的清净与长明之光——那是人心深处的精神灯塔,亦是穿越尘世的指引。

关于诗人:

Qiwu Qian

綦毋潜(QíWú Qián 692年 - 约755年),字孝通,号烟波钓徒,虔州(今江西赣州)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开元十四年(726年)进士及第,曾任右拾遗、著作郎等职,后归隐江南。其诗以描写隐逸生活和自然山水见长,风格清幽淡远,与王维、孟浩然等交游唱和。《全唐诗》收录其诗26首,代表作《春泛若耶溪》中"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等句,以空灵笔法勾勒出江南月夜的静谧之美。殷璠《河岳英灵集》评其诗"善写方外之情,趣远心静",在盛唐山水诗派中独树一帜,对后世禅意诗歌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Total
0
Shares
Prev
綦毋潜
Qiwu Qian

綦毋潜

綦毋潜(QíWú Qián 692年 -

Next
「过融上人兰若」綦毋潜
guo rong shang ren lan ruo

「过融上人兰若」綦毋潜

「过融上人兰若」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綦毋潜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