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杂题七首 · 舞马」陆龟蒙

kai yuan za ti qi shou · wu ma

「开元杂题七首 · 舞马」
月窟龙孙四百蹄,骄骧轻步应金鞞。
曲终似要君王宠,回望红楼不敢嘶。

陆龟蒙

赏析:

这首诗是《开元杂题七首》中的一篇,题材源自唐代“舞马”表演。开元盛世时,玄宗好声色犬马,宫廷中有数百匹精心训练的“舞马”,可随乐曲起舞,以博取君王欢心。张说曾作《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盛赞开元舞马,而陆龟蒙晚唐时重写此题,却已转向批判与讽喻。晚唐社会,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文人多怀批判精神。陆龟蒙在此诗中以舞马喻谀臣,揭示了统治者穷奢极欲、臣下卑屈谄媚的景象。

第一联:“月窟龙孙四百蹄,骄骧轻步应金鞞。”
这些如月宫飞龙子孙般神骏的舞马,四百蹄并举,骄健而矫矜,却轻快地随着金鼓的节拍起舞。
此联描绘舞马场面盛大、步伐矫健。以“月窟龙孙”形容舞马神骏,具有神话色彩;“应金鞞”点明它们被迫随乐而舞。表面是赞美马之美,实则暗讽君王以舞马为乐的荒唐。

第二联:“曲终似要君王宠,回望红楼不敢嘶。”
乐曲结束时,它们仿佛期待君王的恩宠,却只敢回望红楼,不敢放声嘶鸣。
此联由景转情,写舞马收尾的卑屈姿态。“似要君王宠”表现对权力的渴望;“不敢嘶”则反衬出极端克制和压抑,暗寓谀臣逢迎、噤声之态。舞马形象在此被赋予象征意义,讽刺了君王的奢侈和臣子的谄媚。

整体赏析:

陆龟蒙此诗表面写舞马,实则以物喻人。开头写舞马的华丽、矫健与壮观,铺陈出恢宏场景;结尾却写出舞马因惧怕权势而“回望红楼不敢嘶”,形成强烈的反差。这样的构思揭示了权力场中的荒谬:本应自由嘶鸣的骏马,却要低眉顺耳,只为博取片刻宠幸。与张说歌颂舞马、彰显盛世气象不同,陆龟蒙站在批判立场上,把舞马写成谄媚臣子的象征。其笔法含蓄而锋利,既有形象描绘的生动,又有讽喻现实的深意。

写作特点:

  • 寓讽于咏物
    诗人并非单纯描写舞马,而是通过舞马的卑屈表现,寄寓对谀臣、对帝王奢靡的讽刺,体现晚唐文人常用的“托物寓讽”手法。
  • 对比鲜明,反差强烈
    上联极写舞马神骏雄健,下联却转为“求宠”“不敢嘶”,由盛大到卑屈的转折,形成强烈的讽刺效果。
  • 用典雅称喻,兼具写实与虚拟
    “月窟龙孙”带有浪漫色彩,“金鞞”“红楼”又是宫廷实景,虚实结合,使画面既有现实性,又具象征意味。
  • 言简意深,讽刺尖锐
    全诗仅二十八字,却涵盖盛唐宫廷盛事与晚唐文人批判,语言凝练,讽刺力极强。

启示:

这首作品告诉我们,诗歌的价值不仅在于描摹美景或奇观,更在于揭示背后的社会现实。舞马本是开元盛世的奢侈产物,陆龟蒙却用它来映射谀臣求宠、君王荒淫,反映晚唐文人的清醒与批判。它启示我们要警惕权力场中粉饰太平的表象,保持独立思考与批判精神。

关于诗人:

Lu Guimeng

陆龟蒙(?- 约881),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晚唐文学家、农学家。举进士不第后隐居松江甫里,与皮日休并称“皮陆”。其诗多讽喻现实,《新沙》“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揭露赋税苛酷;《白莲》“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托物寄兴。散文《耒耜经》为现存最早农具专著,《野庙碑》则辛辣讽刺时政。诗风清峭疏淡,被列入《唐才子传》,鲁迅称其小品文“正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在晚唐文坛独树一帜。

Total
0
Shares
Prev
「怀宛陵旧游」陆龟蒙
huai wan ling jiu you

「怀宛陵旧游」陆龟蒙

「怀宛陵旧游」陵阳佳地昔年游,谢脁青山李白楼。唯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风影落春流。 陆龟蒙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