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 小庭雨过春将尽」冯延巳

cai sang zi · xiao ting yu guo chun jiang jin

「采桑子 · 小庭雨过春将尽」
小庭雨过春将尽,片片花飞,独折残枝,无语凭阑秪自知。

玉堂香煖珠帘卷,双燕来归,君约佳期,肯信韶华得几时。

冯延巳

赏析:

这首伤春词是冯延巳晚期佳作之一,创作于春末时节,词中表现闺中女子对美好时光流逝、爱情无常的深切感喟。冯延巳是南唐中期著名词人,身处战乱后世局不稳的年代,其词风多柔婉幽约,善用细腻景物抒发人生况味。此作通过对庭院落花、归燕、佳期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孤寂、对情感未来的不安以及对韶光易逝的惋惜。

上阕:“小庭雨过春将尽,片片花飞,独折残枝,无语凭阑秪自知。”
小小庭院中春雨刚停,春天也将走到尽头。花瓣纷纷飘落,我独自折下残败的花枝,倚靠栏杆默默无言,这凄楚心情只有我自己明白。

这四句铺设了词的整体基调。“雨过”“春将尽”两句既点时节又写气氛,烘托出暮春将逝的伤感氛围。“片片花飞”表现出春残花谢的视觉冲击,而“独折残枝”与“无语凭阑”则写出人物内心的空虚与寂寥。“秪自知”收束内心情感,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沉却压抑的孤独之美。

下阕:“玉堂香煖珠帘卷,双燕来归,君约佳期,肯信韶华得几时。”
华堂之中温香柔暖,珠帘高卷,双燕翩然归来,宛如旧时。你曾与我约定过美好的相会之期,可你是否真的相信,这如春般美好的年华还能维持多久呢?

“玉堂香煖”是温暖与富贵生活的写照,“珠帘卷”则带出空间与气氛的明朗。然而这温馨的环境并未抵消词人内心的忧愁。“双燕来归”本是喜事,却因前阕的情感铺垫而转为凄美的陪衬,“君约佳期”一句引出回忆,但“肯信韶华得几时”直接点出人生无常、青春易逝,强化全词主旨。

整体赏析:

此词以早春清寒之景起笔,寓情于景,营造出一种明净却略带哀愁的氛围。冯延巳善于在清丽婉约的词句中,融入人生感慨和流年意识。上片着意描绘乍暖还寒之际的自然景象,既有动感(喜鹊衔巢),又有静美(斜月寒草),使人感受到生命悄然萌动中的孤寂之感。下片则从外在风景转入内心世界,表达了年华易老、世事无常的深情体悟。“少年看却老”一句,直击人心,道出许多词人共有的宿命意识。而结尾三句转向劝酒,把一切感伤都归于酒杯之间,是宋人词中常见的情感转化方式,也是一种文化性的心理缓释。全词语言清雅,情感深婉,是冯延巳词作中颇具代表性的一篇。

写作特点:

  1. 以景衬情,含蓄传意:春雨、落花、斜栏等意象均非纯描风景,而是情绪的外化,达到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审美效果。
  2. 用对比强化情绪:“玉堂香煖”与“片片花飞”,“双燕归来”与“春将尽”形成对照,使欢乐景象中蕴含隐忧,增强伤感氛围。
  3. 语言洗练、意境深远:词句精短却富有层次,“秪自知”“肯信韶华得几时”等句内敛而动人,极具共鸣力。

启示: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与婉转的情绪,展现了暮春时节女子心头的幽怨与感怀。词人以“雨后”、“春将尽”的景象,暗示人生美好如春光般稍纵即逝,表达了对流年易逝、情感无常的深切体悟。词中的“闲阶”与“香满”,在静谧中透露出女子的孤寂与等待,尤其“人未归时,帘影空垂地”,更以留白写人事,寄托情思。这种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紧密融合的写法,不仅提升了词作的艺术高度,也给予后人深刻的启示:人生之事常常如季节变化那般不可挽留,珍惜眼前、体察微情,方能真正理解生命与情感的脉动。而艺术表达中,以景寓情、以静写动的手法,也为后来的词家树立了典范。

关于诗人:

Feng Yansi

冯延巳(903 - 960),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五代南唐著名词人。仕南唐至左仆射同平章事,深得中主李璟信任。其词在花间词风基础上另辟新境,《阳春集》存词112首(一说含他人作品),《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以回环往复的笔法写缠绵情思;《谒金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更获李璟击节叹赏。王国维评其"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将士大夫的深沉情感注入艳科小词,刘熙载称"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直接影响晏殊、欧阳修等大家,在词史由"伶工之词"向"士大夫之词"转型中居关键地位。

Total
0
Shares
Prev
「清平乐 · 雨晴烟晚」冯延巳
qing ping le · yu qing yan wan

「清平乐 · 雨晴烟晚」冯延巳

「清平乐 · 雨晴烟晚」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冯延巳 赏析:

Next
「抛球乐 · 年少王孙有俊才」冯延巳
pao qiu le · nian shao wang sun you jun cai

「抛球乐 · 年少王孙有俊才」冯延巳

「抛球乐 · 年少王孙有俊才」年少王孙有俊才,登高欢醉夜忘回。歌阑赏尽珊瑚树,情厚重斟琥珀杯。但愿千千岁,金菊年年秋解开。 冯延巳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