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 秋思」周邦彦

die lian hua · qiu si

「蝶恋花 · 秋思」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轣辘牵金井。
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
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周邦彦

赏析:

这首词作于宋哲宗元祐年间,词人周邦彦羁旅在外,早行将别,特作此词以寄其情。小注“早行”点明时令与情境:秋夜将尽,行人未眠,别意正浓。全词不直抒其情,而是通过细致描绘别前别后的场景与声息,表现离愁别绪。词中虽无“愁”字,却字字含情,是清真词中情景交织、章法精妙的一篇佳作。

第一段:“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轣辘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
明亮的月光照耀,乌鸦被惊得在树上栖息不安;夜深将尽,更漏滴水几乎停止,远处传来辘轳汲水声。她被惊醒,双眼清澈明亮却含着泪光,泪珠打湿了红绵枕,透出阵阵清冷。
本段展现离别前夜的清秋氛围:从“月皎”“乌惊”“更漏将残”写出夜深将晓的静谧与不安,又从“泪花”“红绵冷”转入室内情景,描绘女子彻夜未眠、泪染枕席的凄清形象。情绪并未直接宣泄,而是借助景象层层渲染,格外含蓄动人。

第二段:“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清晨相握之时,寒风吹拂着鬓发;他几次欲走却又迟疑,分别的话语,凄切难听。回首望楼阑,星斗横斜,寒露凝重,天边传来鸡鸣,行人已渐行渐远。
这一段由别前转入离时与别后,情绪层层递进。“执手”“徊徨”是动作的停顿,“别语愁难听”是情感的哽咽,写尽缠绵难舍。“楼上阑干”一句则由人入景,斗柄横斜、露气袭人、鸡鸣应人,营造出清晨别离的孤寒气息,收束全篇,余韵不尽。

整体赏析:

此词以早行之景为背景,通过“夜将明”“人将别”这两个时刻交界点,将离愁表现得含蓄细腻。全词没有一句明写“别情”“愁苦”,却句句皆在营构一种哀而不伤、静中有动的气氛。从夜色中的惊乌、更漏,到晨光中的执手、霜风、鸡鸣,既有动作的真实,也有意绪的流动。词中人物虽未多言,但泪湿枕红、执手回顾、难语离声,这一切都在无声处见深情。其结句“露寒人远鸡相应”尤为妙笔,以远景落笔,将情绪留在天光与鸡鸣之间,空灵悠远。

写作特点:

  • 结构紧凑,过渡自然:全词上下两段,一气贯通,夜与晨、别前与别后环环相扣,叙事之中含情,移情于景。
  • 细节入微,景中有情:如“轣辘牵金井”“泪花落枕”“吹鬓影”等处,细节写尽别情。“唤起”与“执手”两个动作词点出人物关系的亲密。
  • 声色兼用,营造氛围:月光、乌声、更漏、水井、鸡鸣,都是具象的声色元素,不仅构成画面,也烘托情绪,增强真实感与感染力。
  • 语言含蓄,用典自然:不事雕饰,而句句凝炼,用语清丽自然却情味绵长,是周邦彦“清真词”中少见的“以淡胜浓”之作。

启示:

最深切的感情,往往并不需要直接诉说。在表达情感时,借助景物、动作与氛围的细腻描绘,反而能更动人心。正如这首词通过清晨月色、更漏辘轳、执手凝眸,层层铺叙离情别绪,让读者在无声之处体味深情之重。在写作中,以景衬情、虚实结合、留白收束,皆为高妙手法,值得后人借鉴与学习。

关于诗人:

Zhou Bangyan

周邦彦(1056 - 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杭州)人,北宋婉约词集大成者。元丰初为太学生,后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其词富艳精工,《清真集》存词180余首,《兰陵王·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开创"沉思前事"的铺叙手法;《苏幕遮》"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写景如画。创制新调数十种,格律严谨,被奉为"词家之冠",陈廷焯称其"前收苏、秦之终,后开姜、史之始"。诗作《汴都赋》宏丽铺陈,曾受神宗赏识。影响南宋姜夔、吴文英等大家,为格律词派开山宗师。

Total
0
Shares
Prev
「菩萨蛮 · 梅雪」周邦彦
pu sa man · mei xue

「菩萨蛮 · 梅雪」周邦彦

「菩萨蛮 · 梅雪」银河宛转三千曲。浴凫飞鹭澄波绿。何处是归舟。夕阳江上楼。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 周邦彦 赏析:

Next
「玉楼春 · 桃溪不作从容住」周邦彦
yu lou chun · tao xi bu zuo cong rong zhu

「玉楼春 · 桃溪不作从容住」周邦彦

「玉楼春 · 桃溪不作从容住」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