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赠李卿元侍御简吴武陵」柳宗元

ling ling zeng li qing yuan shi yu jian wu wu ling

「零陵赠李卿元侍御简吴武陵」
理世固轻士,弃捐湘之湄。
阳光竟四溟,敲石安所施。
铩羽集枯干,低昂互鸣悲。
朔云吐风寒,寂历穷秋时。
君子尚容与,小人守兢危。
惨凄日相视,离忧坐自滋。
樽酒聊可酌,放歌谅徒为。
惜无协律者,窈眇弦吾诗。

柳宗元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七年(公元812年)秋,柳宗元贬居永州时。诗中所写“吴武陵”即吴武陵(字去尘),他与柳宗元在永州贬所结交甚深,为志趣相投之士。此时吴武陵刚遇赦北归,而柳宗元依旧滞留零陵,心情惘然。诗人感慨国家政治黑暗,贤才被弃,发出了激烈的批评与讥讽,并借写赠吴武陵与李卿元之名,表达与一众被贬士人的深厚友情与共鸣。全诗情感深沉,愤而不失典雅,是柳宗元贬谪诗中充满政治批判与人格坚守的一篇代表作。

第一联:“理世固轻士,弃捐湘之湄。”
这治世本就轻视人才,把他们弃置在湘江之滨的荒僻之地。
首联即揭示现实的荒谬与黑暗,所谓“理世”实则讽刺不理之世,用“弃捐”二字强烈表达贤才遭弃的悲愤,为全诗奠定批判基调。

第二联:“阳光竟四溟,敲石安所施。”
阳光照耀四海,火石之光哪里还派得上用场?
表面为顺理之语,实则是犀利的反语。作者以“阳光”象征“太平盛世”,以“敲石”喻指贤才的才华之火,讽刺当权者借“太平无事”为名打压革新人才,是对现实的辛辣揭露。

第三联:“铩羽集枯干,低昂互鸣悲。”
羽翼受伤的鸟栖息在枯枝上,时而俯仰悲鸣。
这里以“铩羽鸟”喻贬谪士人,枯干象征他们无依的处境,“互鸣悲”传达出遭贬才士们彼此共鸣、哀叹命运的沉重情绪。

第四联:“朔云吐风寒,寂历穷秋时。”
北风卷云,寒气逼人,正值寂寞萧瑟的深秋时节。
自然景象渲染出肃杀氛围,为士人遭际的悲苦增添视觉与感官层面的烘托。“穷秋”象征时局之坏,“风寒”则是对无情政局的具象比喻。

第五联:“君子尚容与,小人守兢危。”
君子尚能从容自守,小人却如履薄冰,时时惶恐。
诗人从人格角度评价士人形象。贬谪之人虽遭打压,却气节不屈,反衬那些苟且营营的小人,处处自危,虽得势却无安宁之心。

第六联:“惨凄日相视,离忧坐自滋。”
日复一日凄惨相对,愁苦与忧思徒然滋生。
贬所中的志士彼此同病相怜,但长久幽居令离愁愈积愈深,诗意压抑悲苦,情绪渐趋浓烈,展现心灵的重负。

第七联:“樽酒聊可酌,放歌谅徒为。”
偶尔可斟一杯酒,纵情放歌终究只是徒然排遣。
写饮酒放歌以自遣,诗人自知于现实无力改变,只能以诗酒为寄托,但又感其“徒为”,无济于时,心中怅惘不甘。

第八联:“惜无协律者,窈眇弦吾诗。”
可惜没有知音来和我同调,我的诗歌便幽远凄清,孤独地鸣响。
最后以“无协律者”点出心中最大寂寞,即知音难觅之痛,既是对吴武陵北归的依依惜别,也是一种精神境界的高洁自守与深深惋叹。

全诗由愤懑入笔,进而抒写才士困厄、环境险恶、知音惜别之痛,并以诗酒相酬的无奈收尾。既有对黑暗现实的痛斥,也有知音之情的真挚,贯穿着柳宗元一以贯之的清醒、刚直与深情。

整体赏析:

这首诗虽为赠人之作,却兼具咏怀、讽世与哲思之功。柳宗元以贬官之身,深刻揭露了朝廷中排斥贤才、掩盖现实的虚伪风气,并将与同道中人的共鸣转化为强烈的诗意力量。诗中既有现实批判的锋芒,又有孤高人格的自持,还有知音难得的深情厚谊,情感层次丰富,艺术结构严谨,是柳宗元“永州组诗”中的重要篇什。

在艺术上,诗人善用象征和反语,如“阳光”“敲石”“枯干”“穷秋”等皆为言外寄意,情寓于景,语中带讥,呈现出其典型的“峻切”风格。而结尾“窈眇弦吾诗”一句,更具凄清孤高之美,将全诗情绪拉至最深远的精神高地。

写作特点:

  1. 反语与象征交融,讥刺有力:
    诗中多用反语讥世,“阳光四溟”实指黑暗弥漫,“理世轻士”实讽乱政压贤,展现柳宗元语言运用上的犀利与独特风格。
  2. 意象精炼,情感沉厚:
    如“铩羽”“枯干”“朔云”等意象,形象地反映出才士被贬的悲惨处境,渲染出诗人心境中的沉痛与不屈。
  3. 章法井然,情理相融:
    全诗三段展开:首段讽刺现实,中段写才士之困,末段抒知音情感,由愤而悲,由悲而静,结构清晰,节奏舒展。
  4. 语近理深,情真意切:
    语言质朴自然,却暗藏深意,每一联都浸透着柳宗元对现实的冷峻观察与内心的诚挚情怀。

启示:

这首作品不仅是诗人赠别友人的感怀之作,更是一篇揭露现实、坚守人格的呐喊。它启示我们:在黑暗的环境中,真正的士人不以荣辱为悲喜,而以节操为安身之本;他们也许会被贬逐、被误解,但他们之间惺惺相惜、心意相知的友情,才是抵御孤独与沉冤的最大依靠。

在当代社会,我们依然需要像柳宗元这样的勇气——敢于发声,敢于坚守;也需要如吴武陵这样的知音——哪怕流离失所,依然不改其志。有时,“窈眇弦吾诗”并不意味着彻底的孤独,而是一种超越尘世的精神共鸣。真正的价值,正是在知己者中悄然回响。

关于诗人:

liu zong yuan

柳宗元(773 - 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贞元九年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贬永州、柳州。其文峭拔峻洁,《永州八记》确立山水游记范式;寓言《三戒》《捕蛇者说》揭露时弊;诗歌清峻孤峭,《江雪》"孤舟蓑笠翁"写遗世独立。与韩愈并称"韩柳",同列"唐宋八大家"。在贬谪中深化文学创作,刘禹锡编其遗作为《柳河东集》,后世誉其"文如其人,峻洁精微"。

Total
0
Shares
Prev
「旦携谢山人至愚池」柳宗元
dan xie xie shan ren zhi yu chi

「旦携谢山人至愚池」柳宗元

「旦携谢山人至愚池」新沐换轻帻,晓池风露清。自谐尘外意,况与幽人行。霞散众山迥,天高数雁鸣。机心付当路,聊适羲皇情。 柳宗元 赏析:

Next
「闻籍田有感」柳宗元
wen ji tian you gan

「闻籍田有感」柳宗元

「闻籍田有感」天田不日降皇舆,留滞长沙岁又除。宣室无由问釐事,周南何处托成书。 柳宗元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