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白居易

yu meng de gu jiu xian yin qie yue hou qi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去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白居易

赏析: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白居易与刘禹锡同在洛阳任职,二人虽身居官位,却皆为闲职,在政治上备受冷遇。他们年近古稀,仕途已无可期,唯有诗酒相伴,以慰平生。此诗即作于他们相约共饮之时,既抒发了饮酒作乐的欢快之情,又隐含了仕途失意的感慨。

第一联: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去谁能惜酒钱。”
(年轻时尚且不为生计担忧,年老了又怎会吝惜买酒的钱呢?)
诗人回顾自己的过往,年少时无忧无虑,而今虽已年老,仍不愿为琐事烦忧,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旷达之情。然而,在这看似洒脱的话语背后,却流露出岁月流转、人生沉浮的感慨,令人隐约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悲凉。

第二联: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我们共出十千钱买一斗酒,彼此相视,七十岁还差三年。)
此联既有风趣幽默之意,又饱含对岁月无情的感叹。两位诗友争相解囊买酒,展现了他们的豪爽情谊。而“相看”二字描绘出二人相对而坐,彼此端详的场景,既是深厚友情的体现,也是对年华老去的慨叹。两人同年而生,此时相对,看到对方的衰老,亦是看到了自己的境遇,内心难免感慨万千。

第三联: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闲时以典籍为令题游戏,醉后听清雅吟咏胜过丝竹管弦。)
诗人描述了他们闲饮时的风雅情趣,以酒令比试学问,以诗歌取代音乐,在知己相伴的时光里,纵然仕途蹉跎,仍可在诗酒之间寻得一丝慰藉。然而,这种风雅的闲适中,仍隐藏着无奈与落寞——他们并非真的无忧,而是以诗酒暂解心头块垒。

第四联: “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待到菊花黄时,家中新酿的美酒已熟,届时与你再醉一场,畅快陶然。)
诗人将当下的饮酒之乐延伸至未来,以“菊黄”暗示重阳节的到来,表达了对再次相聚的期待。结尾看似豪放旷达,实则寄托了一种人生无常的感慨,唯有沉醉于酒,方能暂时逃离尘世烦忧。

写作特点:

本诗语言浅近流畅,情感深厚真挚,看似洒脱,实则寓悲于乐。首联以对比手法勾勒出人生浮沉的感慨,颔联通过夸张手法展现友人相聚时的深情,颈联描绘风雅闲趣,凸显知己间的默契,尾联则将情感延展,留下余韵悠长。整首诗虽以“闲饮”为题,却在闲适之中流露出岁月无情、仕途坎坷的悲叹,达到了情真意切、寓意深远的效果。

整体赏析:

诗表面写的是好友共饮的欢乐场景,实则隐含了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感慨。诗人以酒为媒,借助豪饮之态,掩盖心中的落寞。年轻时不曾忧虑生计,而今虽年老依旧放纵一醉,既表现了旷达之态,也透露出几分无奈。诗中的“相看七十欠三年”一句,最能触动人心,两位同龄挚友对视而坐,满头白发映照出岁月的无情,不禁令人生出英雄迟暮之叹。即便有雅令清吟作伴,仍难掩内心的孤寂,只能期盼重阳再聚,以酒解忧。整首诗看似闲适风趣,实则层层递进,情感起伏鲜明,蕴含深沉的沧桑感。

启示:

这首诗告诉我们,人生如酒,甘苦交织,世事变迁,唯有知己相伴才能共度风雨。在岁月流转间,我们或许无法改变命运的安排,但可以选择以豁达的心境面对一切。白居易与刘禹锡的友谊,不仅是一场诗酒唱和的相逢,更是两颗心灵的慰藉。他们用诗酒书写人生,将痛苦化作风雅,把离愁融入微醺,让我们感受到真正的情谊并非盛世繁华,而是风雨同舟、共度沧桑的人生旅程。

关于诗人:

Bai Ju-yi

白居易(772 - 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人称白傅。原籍太原,后徙下邽(今陕西渭南)。白居易是唐代创作数量最多的诗人,其诗有讽谕、闲适、感伤和杂律等类,也是继李白杜甫之后最有影响力的诗人。

Total
0
Shares
Prev
「竹枝词九首 · 其七」刘禹锡
zhu zhi ci jiu shou vii

「竹枝词九首 · 其七」刘禹锡

「竹枝词九首 · 其七」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刘禹锡 赏析:

Next
「官街鼓」李贺
guan jie gu

「官街鼓」李贺

「官街鼓」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呼月出。汉城黄柳映新帘,柏陵飞燕埋香骨。磓碎千年日长白,孝武秦皇听不得。从君翠发芦花色,独共南山守中国。几回天上葬神仙,漏声相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