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二」王昌龄

song wei er

「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王昌龄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公元8世纪盛唐时期,是王昌龄送别友人魏二时所作。王昌龄因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在离别与漂泊中颇多感慨。诗中描写送别之际的江楼实景,又融入对远行友人的思念和忧愁,展现了他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虚实交错的手法,诗人将送别之情升华为深沉的情感体验。

第一联:“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在橘柚飘香的江边楼阁上与友人醉酒话别,江风吹来细雨飘入舟中,顿感一阵清凉。
首联描写送别场景,将“醉别”“橘柚香”与“江风引雨”并置,一静一动,既有温馨雅致的氛围,又透出即将分离的清冷之感。香气盈袖,酒意微醺,却终敌不过风雨带来的凉意,暗含离愁的侵袭。

第二联:“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思念着你此刻已远在潇湘明月之下,我在梦中忧愁地听着猿啼,那叫声是如此漫长。
这一联由实景转入虚境,通过梦境中的想象来表现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潇湘是楚地,常与哀愁意象相连;“清猿”“愁听”“梦里”多重叠加,渲染出离愁的缠绵与孤独,形成意境的延伸与情感的升华。

整体赏析:

全诗以别情为主线,层层递进,由现实的江楼送别,到梦中对远行友人的思念,构成了虚实交织、情景融合的抒情结构。王昌龄善于通过意象营造情感氛围,橘柚、江风、细雨、明月、猿啼等元素相继登场,使离别的情绪在空间与时间中延展。诗人不着力描写人物动作,而是通过环境描写与心理感受的细腻勾勒,营造出绵长动人的诗意氛围。全诗音韵婉转,意境悠远,是唐代送别诗中的佳作。

写作特点:

  • 虚实结合,情景相生:前联写实景,后联入梦境,由近及远、由眼前到心中,极具层次感。
  • 以景写情,意境深远:“橘柚香”“江风雨”“潇湘月”“清猿啼”,皆为景而寓情,情感借景而生,意蕴深长。
  • 用词清丽,语气缠绵:全诗语言凝练,节奏舒缓,柔中带苦,读来哀而不怨,情深意远。

启示:

这首诗启示我们:表达情感不仅仅局限于现实情境的描绘,还可以通过梦境、想象等手法拓展表达的广度和深度。王昌龄用“梦中听猿”来抒发“忆君之情”,将离愁表现得既含蓄又缠绵。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与心理感受相结合的写法,为我们展现了如何在有限的篇幅中营造深远的意境、表达丰富的情感。

关于诗人:

Wang Chang-ling

王昌龄(约690 - 约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王昌龄诗以边塞、闺情宫怨和送别为多,生前就负盛名。他的七绝与李白并称,被誉为“七绝圣手”。

Total
0
Shares
Prev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song du shi si zhi jiang nan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送杜十四之江南」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 赏析:

Next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王维
song mi shu chao jian huan ri ben guo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王维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别离方异域,音信若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