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四载(745年)秋天。李白在天宝三载(744年)因被“赐金还山”离开长安,开始游历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等地。此时,李白与杜甫在鲁郡(今山东省曲阜)分别。杜甫因祖母去世奔走于郑州、梁园(今河南商丘),而李白则继续向江东地区游历。临别时,李白为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即将分离的依依不舍,作了这首诗。
首联:表露豪饮心情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喝醉后再告别,登上池台各处游览。)
李白用“醉别”开头,表达了即将分别时的豪爽与豁达。在这即将离别的时刻,李白与朋友们在游览了许多名胜之后,决定痛痛快快地告别。
第二联:表达重逢期盼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什么时候能再走石门山,再次开怀畅饮呢?)
李白在这句中希望能与朋友们在未来的某个时刻重逢,像过去一样畅饮。石门山是两位诗人常去的景点,李白通过“重有”表达了他对重逢的期待,也间接显示了他们有着共同的生活爱好。
第三联:描绘秋景,寄托情感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秋水流向泗水,海的颜色映照在徂徕山上。)
这句诗中,李白通过“秋波”和“海色”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徂徕山色与泗水的明净色彩相映成趣,通过“明”字的使用,使山水的景象显得充满生命力和动感。
第四联:以酒送别,表露豪情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飘零的蓬草各自远去,我们且尽杯中的酒吧。)
在这句诗中,李白通过“飞蓬”比喻友人的离去,象征着朋友们的分离。此时,李白决定以酒来抒发情感,表达对友谊的珍视以及面对离别时的豪爽态度。
写作特点:
- 写景抒情,情景交融:
李白在诗中通过描写秋水、山色等自然景色来表达离别的情感。景物与情感紧密相连,表现了作者的情感流露。例如,诗中的“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还借景传达了离别的情感。 - 语言豪放、直率:
李白的诗风豪放,语气自然流畅,带有一定的乐观情绪,尤其是诗中的“醉别”与“且尽手中杯”表现了作者不拘一格、豁达开朗的性格。 - 豪饮、友情:
李白与杜甫的友情是诗中的核心内容,二人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游山玩水,畅饮交谈。诗中通过“金樽开”“手中杯”等表述,体现了酒与友情的紧密联系。 - 简练而富有表现力:
李白在表达离别的复杂情感时,通过简洁的句子和生动的描绘让情感跃然纸上,尽管诗句不长,但情感的波动与友谊的深厚在字里行间展现得淋漓尽致。
整体赏析:
这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清新的送别诗。李白通过自然景色与情感的结合,抒发了与朋友分别时的豪情与不舍。诗中的景物描写既生动又富有节奏感,人物与自然的融合使得整首诗如画一般美丽。李白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乐观的心态。这首诗的情感没有过多的哀伤和缠绵,而是通过豪饮、醉别来表达告别时的豁达与热烈,使人感受到一种充满生气与活力的气氛,给人带来力量和希望。
启示:
这首诗以豪饮和豁达的方式表达离别的情感,提醒我们在面对分别时可以带着乐观与豪爽的心态去应对。不必过分沉浸于悲伤,而是应该珍惜友情,保持心中的光明和希望。李白通过这首诗展示了面对人生无常时的从容与自信,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面对困境时的积极态度。
关于诗人:
李白(701 - 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诗堪称中国文学史上最璀璨的星座之一,而其中最耀眼的明星当属李白。李白将中国的古典诗歌,尤其是浪漫主义诗歌推向了顶峰,并以卓越的成就影响了古今中外一代代优秀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