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 · 其三」李白  

chang xiang si III

「长相思 · 其三」
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花馀床。
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闻余香。
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
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

李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痴情男子在爱人离去后,独自守望旧物、沉浸回忆的深切思念。诗人通过“美人在时”与“美人去后”的对比,展现了心灵的巨大落差,并借助床、被、香气等意象,烘托出时光流逝中不灭的相思之情。全诗哀婉凄切,充满缠绵悱恻的情感。

第一段: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馀空床。
美人尚在时,堂中仿佛百花盛开;美人离去后,唯余一张空荡的床。 这里的“花满堂”并非真正的花,而是美人存在时,世界都显得生机盎然。如今“物是人非”,只剩下一张空床,与内心的寂寞形成强烈对比,表现出失去所爱之人的巨大落差。

第二段: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闻余香。
床上的绣被一直卷着,从未有人睡过;至今三年过去,仿佛仍能闻到她遗留的余香。 诗人通过未曾展开的绣被,暗示长久以来的孤独,连床铺都无人触碰。而“余香”则是思念的象征,表达出即使时光流转,爱人的气息依然萦绕不散,令人神伤。

第三段: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
香气竟然一直未散,美人却始终未曾归来。 这里的“香”实际是记忆的象征,即便现实中它已消散,但在诗人心中,它仍然鲜明清晰。然而,香气虽存,美人却杳无音信,这种反差更显哀怨。

第四段: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
相思之情伴随着黄叶飘落,清晨的白露浸湿了青苔。 这里借景抒情,“黄叶落”象征时光流逝,相思日益深重;“白露湿青苔”则渲染清冷孤寂的氛围,进一步突出思念的漫长与无望。

整体赏析:

本诗围绕“美人在时”与“美人去后”展开,以空床、绣被、余香等细节,层层递进地表现思念之深。“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是全诗的情感高潮,将现实的残酷与心理的执念形成对比,既写出了诗人的长久守望,也突出了相思的徒劳无望。最后两句借助黄叶和青苔的秋景,渲染出岁月的流逝与相思的无尽,读来令人心生怅惘。

写作特点:

  1. 以物寄情,赋予意象深意:空床、绣被、余香皆为无情之物,但因承载了情感而变得生动,极具感染力。
  2. 对比鲜明,强化情感:美人“在时”与“去后”形成强烈对照,使思念更加深刻。
  3. 层层递进,步步加深:从空床写到绣被,再到余香未散,最后到落叶青苔,情感不断加深,最终呈现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凉。
  4. 借景抒情,意境幽远:“黄叶”“白露”“青苔”三者结合,展现出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感伤氛围,极具诗意美。

启示:

这首诗向我们传达了一种刻骨铭心的爱情体验:真正的思念不因时光而淡去,而是愈发沉淀、愈加深厚。它告诉我们,人与物的联系不仅仅是表面的,更是情感的寄托。一件物品因承载回忆而变得珍贵,而思念亦因回忆的积累而更显悠长。这首诗让人深刻体会到失去至爱后的孤独与执念,也提醒我们珍惜眼前人,莫待“物是人非”才悔恨无及。

关于诗人:

Li Bai

李白(701 - 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诗堪称中国文学史上最璀璨的星座之一,而其中最耀眼的明星当属李白。李白将中国的古典诗歌,尤其是浪漫主义诗歌推向了顶峰,并以卓越的成就影响了古今中外一代代优秀文人。

Total
0
Shares
Prev
「清平乐 · 烟深水阔」李白  
qing ping yue yan shen shui kuo

「清平乐 · 烟深水阔」李白  

「清平乐 · 烟深水阔」烟深水阔,音信无由达。唯有碧天云外月,偏照悬悬离别。尽日感事伤怀,愁眉似锁难开。夜夜长留半被,待君魂梦归来。 李白 赏析:

Next
「菩萨蛮 · 平林漠漠烟如织」李白  
pu sa man ping lin mo mo yan ru zhi

「菩萨蛮 · 平林漠漠烟如织」李白  

「菩萨蛮 · 平林漠漠烟如织」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李白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