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歌 · 其十五」李白  

qiu pu ge XV

「秋浦歌 · 其十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李白

释义:

这组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作者再游秋浦(今安徽贵池西)时。全诗内容丰富,情感深厚,从不同角度歌咏了秋浦的山川风物和民俗风情,同时在歌咏中又或隐或现地流露出忧国伤时和身世悲凉之叹。

这是一首抒愤诗。诗人以奔放的激情、浪漫的手法塑造了一个自我形象,把积蕴极深的怨愤和抑郁宣泄出来,发出了强烈的感人之情。

前两句: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

上联似大潮奔涌,劈空而来,似火山爆发,骇人听闻。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次句却豁然点醒,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知,“伍子胥过昭关,一夜之间须发皆白”,是愁的、急的。而要白发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怨?十个字可以说有千钧重量,却都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

古诗中写愁的比喻很多,有以山喻愁者,如杜甫“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愁者,如李颀“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重,尤为新奇。因其兴中有比,更觉意味深长。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白发的无理而见怪诗人,相反会由衷地赞赏这出于常情而又人于入心的奇句,而且对诗人的长叹疾呼予以同情。

后两句: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点明白发是因为照镜而来。能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而知,上联已暗含照镜之意,下联则以秋霜之色代指白发。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而非重复。秋霜具有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代的。

“不知”不是真的不知,也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两句都不是问语,而是激愤语、痛切语。“诗眼”就在尾句的“得”字上,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和压抑。其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何由不知!

写此诗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怎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一照,触目惊心,发出“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句流传千古。

关于诗人:

Li Bai

李白(701 - 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诗堪称中国文学史上最璀璨的星座之一,而其中最耀眼的明星当属李白。李白将中国的古典诗歌,尤其是浪漫主义诗歌推向了顶峰,并以卓越的成就影响了古今中外一代代优秀文人。

Total
0
Shares
Prev
「秋浦歌 · 其十四」李白  
qiu pu ge XIV

「秋浦歌 · 其十四」李白  

「秋浦歌 · 其十四」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李白 释义: 是一首描写和赞美冶炼工人劳动生活的佳作。

Next
「春日醉起言志」李白  
chun ri zui qi yan zhi

「春日醉起言志」李白  

「春日醉起言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