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王维

shan zhong

「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维

赏析:

王维在山水画和诗歌中都具有极高的成就,他常常将自然景色与自己的内心情感相结合,展现出一种与世隔绝、宁静安详的山林生活。这首诗通过描写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感悟,勾画出一幅静谧、清新、富有生气的山中画面。

第一联:“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荆溪的清流流过,露出磷磷的白石,随着寒气侵袭,红叶变得稀疏。
首句通过写山中溪水,清澈的溪流蜿蜒流动,白石若隐若现,显得特别清浅美丽。次句则写山中的红叶,随着寒冷的天气,原本绚烂的红叶逐渐凋零,显得稀疏不再鲜艳。这两句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示了初冬时节的景象,既有清冷的寒意,又有自然变化的美感。

第二联:“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间的小路本无雨,然而浓郁的翠色仿佛湿润了人的衣裳。
这一联描述的是初冬时节山中的整体景象。诗人描绘了山中的浓翠色,尽管没有雨水,但由于山色的浓烈,空气中仿佛充满了湿润的气息。行人在山路上行走,感觉仿佛被浓郁的翠色所浸润,衣裳仿佛被细雨湿润一般。这种细腻的感官描写,展现了王维对于自然景色的感悟力和画面感。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与细腻的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初冬山中的清新景象。前两句以“荆溪白石”和“天寒红叶稀”两个具体的景象为引子,展现了山中溪流与秋冬之交的自然景象。溪水清澈见底,白石隐现,红叶已稀,既表现了季节的更替,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清冷的氛围。

后两句则更加生动地描绘了山中的气氛,诗人通过“空翠湿人衣”的描写,展现了山中浓翠的气息。尽管没有实际的降雨,但山中的翠色浓得几乎能湿润人的衣服,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细致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初冬的寒冷,也体现了王维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艺术修养。

整首诗通过“水”与“石”、“叶”与“翠”相结合,形成了一个丰富的色彩层次,表现了初冬时节山中的静谧、清新与生机。王维用诗画结合的方式,展现了自然的美与诗人的心境,诗中没有浓重的萧瑟感,反而充满了生命的气息和画意的美感。

写作特点:

全诗简洁精练,画面感强,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象,如清澈的溪水、白石、红叶、山路等,使得诗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生动鲜活。特别是“空翠湿人衣”这一句,通过对视觉与触觉的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山中景象的细腻感知。王维的诗中常常注重自然与人心的结合,在这首诗里,山中的景色与诗人的情感形成了完美的统一,呈现出一种宁静、自然的美。

启示: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引发我们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思考。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被喧嚣与纷扰所困,难以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纯粹。而这首诗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偶尔停下脚步,去细细感受周围的自然景象,或许能够找到一种内心的平静与归属。它也提醒我们,真正的美常常存在于细微之处,只有用心去观察,才能发现世界的真实与美丽。

关于诗人:

Wang Wei

王维(701 — 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王维是一位山水田园诗人,这是现今人们对其人其诗的一般印象。他的山水田园诗,兴象超远、意趣幽玄,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色韵清绝,广受后世读者喜爱。但王维其人,却从未真正成为山水田园之人。

Total
0
Shares
Prev
「鸟鸣涧」王维
niao ming jian

「鸟鸣涧」王维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 赏析:

Next
「木兰柴」王维
mu lan chai

「木兰柴」王维

「木兰柴」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王维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