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浪」
王维
分行接绮树,倒影入清漪。
不学御沟上,春风伤别离。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公元715年左右,王维作为唐代的杰出诗人,凭借其山水田园诗风格闻名,尤其擅长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在这首诗中王维描绘了送别场景中的美丽自然景观,通过对柳树与水的描写,反衬出离别时的愁绪,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超然。
第一联:“分行接绮树,倒影入清漪。”
茂盛的柳树一排排地分行生长,倒影在清澈的水波中。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柳树的排列整齐有序,水波映照着树影,传达出一种清新、宁静的美感。这种美丽的景色给人带来的是一种心灵的洗涤,诗人目睹这一切时,心情或许是平和而舒畅的,体现了他对人生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悟。
第二联:“不学御沟上,春风伤别离。”
不愿像御沟旁那些被春风吹散的离愁别绪一样。
这一句借用了“御沟”旁的杨柳送别的典故,表达诗人不愿沉浸于离愁别绪的心境。尽管春风吹拂,柳枝摇曳,送别的愁绪浮现,但诗人却选择不去模仿那些因为春风而更加愁苦的情感,表达了一种超然脱俗的心境。这种情感转折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淡然与对亲朋离别的豁达。
整体赏析:
《柳浪》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的离别氛围。王维在这首诗中,采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映衬离愁别绪,而在表面上看似是对离别情感的抒发,实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超然态度与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前两句通过对柳树与水的描写,勾画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既是自然景观的真实呈现,也是诗人内心的写照。这种自然之美既让人感到心境的宁静,也蕴藏着一种微妙的离别之情。而后两句则将这一情感转换为理性层面的自我提醒,不让自己陷入过于沉溺的离愁之中,表现出王维独特的淡泊心态。
写作特点: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巧妙地通过自然景象与情感的结合,将离别之情与超然心态融合得天衣无缝。诗歌的写作不仅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他超凡脱俗的气度。全诗流畅而不失层次,情感从自然景观的美转折到理性思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递进。
启示: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悟到一种对离别的平和心态与超然的情感态度。尽管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经历离别,但王维通过这首诗提醒我们,应该以一种豁达、超脱的心态去面对,而不是过于沉浸于伤感之中。
关于诗人:
王维(701 — 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王维是一位山水田园诗人,这是现今人们对其人其诗的一般印象。他的山水田园诗,兴象超远、意趣幽玄,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色韵清绝,广受后世读者喜爱。但王维其人,却从未真正成为山水田园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