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别宋之悌」
李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4年)。李白与宋之悌交情甚深,此诗或为二人分别时所作。宋之悌因遭贬谪即将远赴南方,李白在江夏(今湖北武汉武昌)为其送别,诗中表达了深厚的友谊和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第一联:“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楚地的江水清澈得宛若透明,远远地连接着碧蓝的大海。
诗人描绘出清澈的江水,并以“碧海”象征远方,暗示着宋之悌即将前往的贬所,同时营造出辽阔深远的意境。
第二联:“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我们即将分别,远隔千里,但此刻的情谊都寄托在杯酒之中。
千里之别令人惆怅,然而诗人选择以酒释怀,流露出豪放洒脱的气概,同时也暗含无奈与伤感。
第三联:“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山谷间的鸟儿在晴天啼鸣,江上的猿猴在晚风中哀啸。
诗人以晴朗的天气和悲鸣的猿啸形成对比,借景衬托离别的忧伤,使情感更加深沉动人。
第四联:“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我一生从未轻易落泪,但此刻却泣不成声,泪水难以止息。
诗人以强烈的情感爆发作结,显示出送别时刻的悲痛。此句既是对挚友遭遇的深切同情,也透露出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整体赏析:
此诗情景交融,层层递进,从壮阔的水天相连,到离别前的依依惜别,再到景物衬托离愁,最后情感激荡,泪流不止。诗人一方面表现出豁达洒脱的情怀,一方面也难掩心中悲戚,使全诗在豪放与深情之间形成微妙的平衡。这种真挚的感情,使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写作特点:
- 融情于景:诗人借清澈的江水、山谷的鸟鸣、江猿的哀啸等自然景象,渲染离别的忧伤,使情感更显真切。
- 对比手法:通过晴日与悲情、豪放与无奈、坚强与泪水等对比,使诗歌层次丰富,情感更加饱满。
- 情感递进:从起初的豁达,到后来的悲伤难抑,情绪逐渐推向高潮,使结尾更具冲击力。
- 语言简练有力:全诗短短四联,字句凝练,却能表现出广阔的意境与深刻的情感。
启示:
这首诗展现了李白对友谊的珍视和深情,同时也折射出人生际遇的无常。诗人用酒来寄托离别之情,虽显洒脱,却掩不住内心的伤感。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使诗歌充满感染力,也让人感受到人生旅途中的聚散无常。李白在诗中表达的真挚友情和对命运的感慨,至今仍能引起共鸣。
关于诗人:
李白(701 - 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诗堪称中国文学史上最璀璨的星座之一,而其中最耀眼的明星当属李白。李白将中国的古典诗歌,尤其是浪漫主义诗歌推向了顶峰,并以卓越的成就影响了古今中外一代代优秀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