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二绝 · 其一」
白居易
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
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
赏析:
《池上二绝》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五言绝句组诗之一,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逃避以及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情景,白居易传达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第一首写了山僧在竹阴下下棋,第二首则描写了一个小孩偷采白莲的场景。此组诗风格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逸。
第一联: “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
山僧坐在围棋桌旁,棋盘上笼罩着清幽的竹阴。
这两句描绘了山僧静坐下棋的场景,周围竹影斑驳,氛围清幽。诗人通过描写竹阴遮掩棋局,突出了清净无扰的环境,展现出山僧与世无争的心境。竹影之下,象征着宁静、自然和超脱,恰如诗人自己对平和生活的向往。
第二联: “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
竹林外没有人能看到他们,只能偶尔听到下棋的声音。
诗人通过“无人见”的描写,隐喻山僧与外界隔绝,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而“时闻下子声”则让人感受到在宁静环境中偶尔打破寂静的棋声,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种动静相宜的和谐感。即使有三人活动,这个画面依然清幽、宁静,令人神往。
写作特点:
白居易在这首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成功地构建了一幅清静宁和的画面。通过对“竹阴”与“下子声”的描写,诗人表现了与世隔绝的心境和清净生活的美好。诗歌用简洁、朴实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突显了自然的魅力以及人心的宁静。
整体赏析:
全诗通过描写山僧下棋的场景,表达了超然物外、宁静致远的生活状态。诗中的“竹阴”和“下子声”不仅构成了视觉与听觉的对比,更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这种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渴求,并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小景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从容淡定的生活态度。诗中的人物虽然存在,但通过隐藏在竹阴中的方式,巧妙地体现出一种隐逸生活的理想。
启示:
这首诗让我们体会到,在繁忙喧嚣的世界中,宁静和内心的清净是难能可贵的。诗人通过描写简单的日常景象,提醒我们在世俗纷扰中寻找片刻的宁静与平和。无论是通过放慢步伐、沉浸在自然中,还是学会在心境中找到平衡,我们都能获得一种更深层次的生活体验。
关于诗人:
白居易(772 - 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人称白傅。原籍太原,后徙下邽(今陕西渭南)。白居易是唐代创作数量最多的诗人,其诗有讽谕、闲适、感伤和杂律等类,也是继李白杜甫之后最有影响力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