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释义:
这是一首感时伤逝的望乡曲。写游子客中滞留而感岁华渐老,思家心切却又久留未归那样一种惆怅落寞的情怀。
前两句:片片孤云和那归林鸟儿,顷刻间已是飞驰千余里。
首联从景落笔,写望中所见。时已黄昏,诗人仰望云天,只见晚云孤飞,宿鸟投林,似乎千里之遥,片时之间就可以到达。这二句,用“孤”与“归”状云写鸟,并以“千里”与“片时”相对照,无疑隐含着诗人惆怅、寂寞之情。这眼中景,实在也是心中景,隐藏着诗人难言的乡愁。
第三、四句:想起了我长久离开家园,滞留在异乡只能空叹息。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这“念”字承接得十分自然,正是这“千里片时”疾行神飞的晚云、归鸟,使诗人情不自禁地联想到自己长辞家乡,滞留客地,却不能象云、鸟那样“片时”还家。颔联所表达的乡念之深、归心之切,已不言自明。
第后四句:斜阳余辉洒落高大树木,秋山上的落日好似火烧。临水却不敢看我的倒影,是因为害怕容颜已变改。
诗人遥望乡关所产生的惆怅、落寞的心绪已无法遏止,面对逐渐消逝的落日,又吟出了下面四句: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从夕阳消逝的景象里,禁不住发出伤逝的感喟,将“怅望”乡关的离愁向深处推进了一层。
颈联用“微阳”、“远烧”描写夕阳西下、余晖返射的景色,用“下”字、“入”字描叙落日渐渐消逝的过程,形象逼真,自然空灵,也表明诗人“怅望”已久,不无寂寥之感。
内心的思乡之情也似乎随着夕阳的“下乔木”、“入秋山”,越发浓烈,越发殷切。正因为这样,诗人面对这黄昏日暮之景,不由得进一步想到,久滞客地,容颜渐老,而归期无日,一种感时伤逝的怅惘之情,也就油然而生。说不敢在水边照影,唯恐照见容颜不如往昔而心惊,由乡愁而引发出伤逝之感,将诗意迭进到一个新的层面。
关于诗人:
马戴,字虞臣,曲阳(今江苏东海西南)人,会昌四年(844)进士,在太原幕府中任掌书记时,因直言获罪,贬为龙阳尉。获赦回京,终太学博士。与贾岛、姚合为诗友,擅长五律。